七一社区        注册

坚持群众路线 建设“三型”政党

 霍毅斌

2014年02月28日10: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形势下,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当前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旨在筑牢执政根基、疏通群众血脉、凝聚核心力量。为此,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丰富思想,对于建设三型政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群众路线教育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

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我们党的突出特征。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等重大课题已经严峻地摆在全党面前,建设学习型政党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那么,学习型政党应该学习什么?当然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都要学,但首要的内容是要树立党的群众观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根本上当然要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坚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我把唯物史观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事业是多数人做的,少数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应当承认少数人的作用,就是领导者、干部的作用,但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用,有了不起的作用的还是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秉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依靠人民是共产党员对群众的第一个起码认识。

2、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毛泽东一再强调,“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对群众“满腔热忱而不是冷冷淡淡,麻木不仁”,自觉地“当好人民的公仆”。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处处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系列著名观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旨意”。“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要怕别人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就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秉持为人民负责的要求,“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样才能担当起领导核心和执政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群众利益工作”是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曾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群众是最讲实际的。在和平发展时期,人民更多地是在用个人福祉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和评价执政党,决定对国家的态度。因此,以服务为主题的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为群众利益工作。

1、“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措施,都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都必须使劳动人民从中得到好处。”脱离群众实际的拍脑袋做决策,再聪明的政策制定者也会出差错。毛泽东指出:“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只能做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那么,党的方针政策措施如何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首先,“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于群众之中”;其次,“制定政策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否则,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这就要求我们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算是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2、引导和组织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行动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真正自觉与真正发动,人民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毛泽东特别强调在组织和领导群众时要注意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如果群众对某个问题搞不通,你只能跟他商量,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强迫命令。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时,我们一定要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集中群众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3、“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毛泽东一再指出:“我们的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我们应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一切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执行,应该检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人民群众对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严重、房价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反映十分强烈,迫切希望解决。这就需要坚持群众路线,为民造福、排忧解难,在切实解决所有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增进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善于吸取群众智慧是创新型政党建设的现实途径

面对“两个一百年“的重大使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创新党的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从创新的源泉、内容和目的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1、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精神状态。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就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滋长”。弹指60多年过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懈怠等危险更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由于精神懈怠,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缺乏进取精神,固步自封、思想僵化。如何推进创新型政党建设,在“赶考”的道路上经受各种考验,完成执政使命,必须始终牢记毛泽东“两个务必”的教诲,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对群众要“不耻下问”,先做群众的学生,后做群众的先生;“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与群众的结合中创新,在向群众的学习中创新。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地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因此,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群众、虚心征求意见,组织群众评议、自觉接受监督,真正使活动成为让群众检验、使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2、坚持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答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他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资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的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坚持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知识、智慧是最丰富和最实际的。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一方面,“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另一方面,要“懂得发挥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今天,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无穷智慧和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