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佳木斯: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两类”组织任党建助理员和党建指导员

2014年02月17日13: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拓宽党员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以党建引领促就业,以服务基层助发展的目标,我市探索开展了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两类”组织任党建助理员和党建指导员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

一、背景

社区和“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和“两类”组织在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市社区、“两类”组织党务工作力量却严重不足。据调查,全市478个“两类”组织党组织中,仅有专职党务干部58人,占12.1%;198个城(郊)区社区党组织均没有专职党务干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历史新高的699万,仅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多达23万人,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各地纷纷出台新政策,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就业压力。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在充分就业,一边是基层党建工作难在充实力量。只要在供需之间搭建桥梁、连结纽带,“两难问题”就可一并解决。同时,全国开展的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以及我市2007年创新开展的选聘军转干部党建指导员工作都为选聘党员大学生到基层党建一线任职提供了成功的示范。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两类”组织任党建助理员、指导员在我市没有先例可循。为了充分做好这项工作,市委充分调研,大胆谋划,趟出一条利用社会优秀资源壮大基层党建力量的新路子,为基层党建工作吸纳优秀人才搭建了理想的平台。

二、案例

事例一:从业务精英到党建指导员

2013年7月以来,选聘的党员大学生陆续上岗,刘卫楠就是其中的一个。她通过选聘考试分配到佳木斯凯华汽车贸易集团党委任党建指导员,对她来讲,这是“老东家”的“新工作”。大学毕业后,刘卫楠曾在凯华集团工作了两年,担任过运通尼桑4S店的管理专员,也在销售部做过电话营销专员。得知市委选聘党员大学生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并如愿以偿被选聘到凯华党委。凯华党委书记郭本玺看好这位年轻人的热情与干劲,让她担任运通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和凯华党委《先锋报》的主编,将展示凯华集团和党委发展进程的任务交给她,负责参观接待的讲解工作,郭本玺相信这个经过党组织考验的年轻人加以时日能够挑起凯华党建工作的担子。

刘卫楠担任党建指导员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编辑《先锋报》。这还是她在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方向)毕业后,头一次有机会发挥专业特长。《先锋报》作为凯华党委的宣传阵地,在佳木斯众多汽车销售公司里颇有名望,自编印以来已经有一百多期了。“新闻要适合直接感兴趣人的口味。”为了办好《先锋报》,刘卫楠几乎把已经刊印出来的一百多期报纸看了个遍,她发现,以往的《先锋报》几乎都是从报刊、网络上摘记下来的时事热点,既然《先锋报》是凯华自己的报纸,它的受众是凯华自己的员工,就应该记录凯华自己的事。“要办真正属于凯华人的《先锋报》!”秉持这个信念,刘卫楠主编的凯华党委《先锋报》第131期“七?一”专刊新鲜出炉了。它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凯华党委庆祝“七?一”的全程活动,大家在争相传阅时,由衷称赞,这才是咱凯华人自己的报纸呢,小刘这个主编当得真不赖啊。

短短的几个月,刘卫楠就组织凯华员工开展了党建知识专题辅导、座谈讨论、观看电教片、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制作了党委活动图板和宣传画廊;编辑《先锋报》5期;为党员订阅了10多种党报刊物;“十?一”期间举办了党史知识大赛,发展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

刘卫楠不负众望,成功地从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转身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建指导员。

事例二:小助理员的大手笔

黄朦是土生土长的佳木斯人,当得知选聘到向阳区西林街道党工委任党建助理员时,他激动了好久,暗暗告诉自己,在这个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地方工作,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倍加努力。几个月的工作锻炼,让这个敦厚勤奋的年轻人迅速地成长起来。现在他不仅是西林街道党工委的党建助理员,同时也是“西林商会”的副秘书长,这个小小的党建助理员何来这么大的手笔?知情的人都说,这个多出来的“头衔”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黄朦用实实在在的付出换来的。

2013年9月成立的西林商会是佳木斯市首家以街道为主体的商会组织,从成立理事会到吸纳会员,从聘请顾问到完善商会章程,黄朦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走访企业吸纳会员宣传商会理念,让原本不善言辞的黄朦变得言谈侃侃;撰写文稿借助媒体扩大商会影响,让原本不具文采的黄朦落笔有神。他安排西林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日程来有条不紊,规划商会发展时体现了创新思维和时代精神。他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商会的发展中,举办了西林商会企业“文化周”,第一期20名商会会员单位在永丰社区设立“爱心任务栏”和商会党建活动阵地……

黄朦的成熟与西林商会的成长同步,他全力付出换来了非公企业的认可,大家都说,这个小伙子踏实、能干,让他当西林商会的副秘书长,放心!

 

事例三:抗洪大军中的年轻人

2013年的洪水无情地侵袭了三江平原,黑龙江有25万党员干部投身抗洪一线保卫家园。刚刚到任的大学生党建助理员、指导员们也奋不顾身加入到抗洪救灾大军中。

东风区模范七队因大坝决口被淹,村民家中过水高达一米,情况十分危急。东风区东胜社区党建助理员鲁玉杰主动参战,这一干就是两天两夜。

郊区新城社区党建助理员韩冰与全乡同事一起组成了防汛抗洪小组,坚守岗位巡坝护堤,24小时驻扎大坝寸步不离。

前进区枫桥社区党建助理员段伟佳负责观测王三五河水位,从早七点到晚六点,一小时一测量,几天下来,几十次测量准确无误。

达贤社区党建助理员蒋海鹏接到孟家岗河大坝决堤的险情通报后,淌着齐腰的积水连夜转移受灾群众,与同事一起救出被困群众20余人次,安置群众80余人,辖区居民无一人伤亡。

佳木斯市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党建指导员王靖舒与佳木斯职教集团培训分院党建指导员徐慧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承担起社会组织捐赠物资的接收、登记工作,两个女孩子不叫苦,不叫累,确保了捐赠物资第一时间运抵抗洪前线。

他们只有二十出头,在很多时候都是受同事照顾,受父母宠爱的“孩子”,然而经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洗礼,这些年轻人锤炼了党性,体现了价值,迅速成熟起来。

三、做法

(一)政策驱动,循序渐进。市委抽调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部分社区、“两类”组织及高校,对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两类”组织党组织任职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将选聘工作与公益性岗位相结合,探索开发社区党建协理员岗位和‘两类’组织见习岗位”的工作思路。

为了落实好市委的决策部署,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局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全省未有先例的情况下,多次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汇报请示,赢得了充分的认可和支持。

结合前期工作情况,市委决定,从提出用人申请的86个社区、54家“两类”组织中,选取20个党建基础较好的社区,20个社会声誉较好、竞争实力较强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40个岗位,先行先试,做出示范。下发选聘通知,明确了社区党建助理员聘期为3年,“两类”组织党建指导员聘期为2年,聘用期间工资均为每人每月2000元,分别由市党建经费、公益性岗位补贴、大学生见习补贴及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同时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等保险待遇,从而将党建工作与公益性岗位、见习岗位进行了有效地融合,突破了政策瓶颈,落实了各项待遇,使得岗位吸引力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进一步确保了党员大学生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的好”。

(二)公开选聘,择优录用。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体现到公开选聘全过程,严格把握信息发布、资格审核、组织考试、监督覆盖 各个环节。信息发布“五个公开”,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渠道,广泛发布招考信息,并做到选聘政策公开、选聘数量公开、选聘条件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录用结果公开。资格审核逐一验证,对考生的学历真伪进行网上比对查询,凡报考信息不实、弄虚作假的考生,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对入围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存在问题的不予选聘,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递补,递补人员再进行资格复审。考题命制突出实用灵活、“量身定制”,使分数的竞争成为素质能力的竞争。监督覆盖“阳光作业”,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选聘工作各环节,全程公开更利于接受社会和考生的广泛监督。经过笔试、面试等公开选聘程序,最终在161名考生中遴选出40名品学

兼优、素质全面的党员大学毕业生。同时,按照“就近就便、岗位适宜、专业对口”的分派原则,采取“双向沟通、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先由申请用人单位根据入围考生的个人情况,报送具体用人意愿;再以短信、电话的形式了解考生的就业意愿,尽可能满足双方需求,将党员大学生分派到离家较近、利于发挥作用的岗位。

(三)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市委组织部组织了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两类”组织任职前培训暨岗位签约仪式,邀请市非公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市就业局、用人单位等负责人参加会议。请有关人员作业务辅导,业务辅导,请社区优秀党组织书记及非公企业优秀党建指导员“现身说法”,让党员大学生们对岗位职责和成长路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对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向阳区、郊区等单位确定集中学习日,请工作经验丰富的组工干部为党建助理员作党务知识辅导,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知识拓展培训。制定了《选聘党员大学生管理办法(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选聘党员大学生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选聘党员大学生除做好社区、“两类”组织党建工作外,要按照用人单位要求,承担社区服务、“两类”组织生产经营等工作的要求。组建了选聘党员大学生QQ群,搭建自我管理、交流沟通的平台,凝聚队伍合力。建立了党员大学生工作情况定期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党员大学生的岗位工作情况,社区、“两类”组织对党员大学生的评价,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更好地为党员大学生服务。

四、启示

(一)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和“两类”组织任职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难题就要俯下身子,调整思路,改进方法,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去,发挥好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公益性岗位、见习岗位开展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两类”组织任党建助理员和党建指导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党员大学生就业渠道,是创造性落实党和政府优惠政策的有益探索, 更是一次高效合理利用政策的具体实践,有启发和示范意义。

(二)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和“两类”组织任职为大学生提供了成长锻炼的平台。实践锻炼是年轻人才健康成长不能逾越的必要环节,近年来大学生择业出现“机关热”,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对“公务员”身份追逐的热度逐渐上升,对“国考”、“省考”趋之若鹜,而随之带来的就是新考录的公务员存在着工作经验缺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足等各种问题。社区和“两类”组织是党的最基层组织,为党员大学生创造了面对面向群众学习的机会,使大学生们可以从广大质朴的群众身上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选聘党员大学生到社区和“两类”组织任职需要相关部门全力配合。选聘党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组织部门在选聘工作中需要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作用,调动好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做好选聘政策制定及后续监管,共同承担起选聘党员大学生的管理使用工作。选聘工作开展之初,我们面临许多的难题,如相关部门对党建工作认识程度不够,思想上有明显抵触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畏难情绪等等,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召开了座谈会,制定了选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有效解决了选聘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确保了选聘工作的顺利开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闫妍)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