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大会提交了一个文章,关于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的相互关系。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和平发展道路理论的新框架,谈一谈我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外交系列讲话的一点体会。
十八大召开之后的1月28号第三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和平发展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和平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实现?怎么坚持?从而构建了一个和平发展理论的新框架。我简要阐述一下。
和平发展道路是什么? 2011年我们国家发表过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当时讲了六个方面,但是这一次讲话中习近平讲和平发展就是合作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我的理解他是更强调开放、合作、共赢。
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过去我们也讲,中华民族自古就爱好和平,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坚持和平发展。但是显然从这么多担忧来看,说服力还要进一步增强。所以,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上有三个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未来维度。历史维度特别强调中国的近代史,近代史上经历那么多的苦难,苦难告诉中国人,中国不要战争。我觉得说服力增加了。第二个从现实来说,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我们从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一路走来有现实根基。第三,未来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跟战争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有战争就不可能有中国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从历史、从现实、从未来三个不同的角度去阐述,我觉得说服明显增加。
怎样实现和平发展?这是过去我们认识和平发展时经常忽略的问题,我们强调和平发展道路总强调中国意愿,好像只要我们坚定地坚持下去,和平发展道路一定能走的通。我们很少考虑一个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的问题。所以这次习近平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个是两个机遇相互转变。把国内机遇转为外部机遇,把外部机遇转变成国内的机遇,过去我们强调比较多是中国有没有战略机遇期,讲的多外部有客观的机遇,有利于中国发展。但是我们很少想一个问题,你自己能不能创造机遇。所以我想李克强前不久再一次讲话中讲到,中国正在打造经济的升级版,未来五年中国的进口十万亿美元,对外投资五千亿美元,促进旅游人次超过4个亿,这就可能对外部世界产生机遇,外部机遇可能转变成中国自身发展的机遇。第二是国际国内相结合起来,把国内发展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统一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第三讲了和平发展的条件。什么条件?坚决维护核心利益。他讲了两个“决不能”,讲两个“不要指望”。两个“绝不能”是讲给我们自己听,决不能放弃国家政党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还有两个“绝不能”,我想他是讲给国际上不怀好意的人听,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核心利益做交易,更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体现出一个独特的思维——底线思维。第四和平发展我们要坚持,但是靠我们一个国家坚持不行,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只有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这是我们过去不太强调的一点。第五,要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要让外部世界知道中国的和平发展意图,他讲了四个方面: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什么意思?主动地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所以在12月30号,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提高中国国家文化软势力。这次讲话当中,习近平提出中国四个大国形象,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四个形象。这是第三个问题,怎么走得通,第四怎样坚持。
最近,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交政策的讲话,他的起点是世界共同体,沿着这个起点往前走,打开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局,然后再往前走,就是中国怎么处理跟世界的关系,他提出和平发展道路。沿着这个道路制定中国外交战略,三个层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国外交,对中国周边外交进行顶层设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倡新型利益观,加强跟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这样中国外交就构成了几个层次,逻辑起点、利益共同体,从战略思维两个大局,到和平发展道路,大和平外交的整体布局,这当中和平发展道路是关键、是核心。
所以我相信沿着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往前走,我们的国家外交大有可为,一定能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
相关专题 |
· 第一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