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内蒙古林西: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促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进

2014年02月12日09: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化和拓展基层组织功能是各时段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新的历史条件下,林西县本地立足实际,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寻找提升服务、发展产业的最佳“引领点”,推行“1+3”即“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产业链党小组+能人党员”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强力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有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背景条件

(一)新“三农”形势亟待寻求更加有效的引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度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农村发展面临诸多不适应。一看当下农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自然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化的环境需求构成了一种矛盾,农民在市场面前总显无助无力;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不计算劳工投入尚有收入,按当地劳力市场价格计算工时投入,几乎无利可言。“自发拥有、分散服务”的农机服务模式导致农业机械化难以推广,基于理念观念、地块分散等不利因素,膜下滴灌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面临极大的推行难度。二看当前农民,新的市场技术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农民老龄化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的农民50岁以上的占81.3%,相对而言,这些农民从经营观念、体能劳力、市场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要素与年轻农民相比,存在较大劣势,构筑现代农业体系现实要求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状存在较大差距。三看当下农村,长期以来的分散经营,农村人心散、公益乏的局面日渐突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新农村建设缺乏凝心聚力的关键要素。

(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党组织强有力的引领。改革创新是“三农”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新型合作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合作共赢的特点,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长点。作为农村的继发业态,合作社发展同样良莠不齐:绝大多数农民有合作意愿但不能合作、不会合作,纵使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大部分经营生产无方无序,有的把合作社作为争取贷款项目的工具,还有的合作社理事会把社员发展成农资销售、农副产品购销的客户,从中谋取个人利益。有合作无章程、有章程不执行、想执行无能力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更需要强有力的引领、规范和带动。党的基层组织有着其他组织无可比拟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在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一种有效的引领模式,对于推动合作社科学发展将会产生强大动力。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这个引领舞台。从政策环境上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号召,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把建设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农村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总目标,特别提出了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具体思路,这为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引领、如何作为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课题。探索一个符合中央要求、适合当地实际、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群众、保障和发展群众利益的党组织引领模式,是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探索推进“1+3”党组织设置模式可谓正逢其时。从解决基层组织困惑上来看,有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往往只注重管理,服务意识淡薄,或有引领致富愿望,但缺乏致富思路、带富本领。随着经济多元、产业多样、需求多重的新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对象和途径日趋复杂化,特别是随着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上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经常出现一些说话没人听、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如何更好地顺应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期待,更加有效地开展为民服务,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准确定位,调动整合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有作为、能作为。

二、实践做法

“1+3”党组织设置模式,其核心就是在“引领建设合作社、推进经营方式转变”的基础上,把“支部建在合作社”、“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通过规范扶持、发挥作用两条途经,把党组织的政治及组织优势,转变为农民的合作优势和发展优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三级联动推组建。县级层面,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拉练6次,召开现场会2次,组织镇村干部培训1300余人次,依托远程教育等手段,广泛宣传合作社建设的意义目的方法,在农村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合作生金”意识。把领办、参与、指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对镇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列入各包村单位帮扶内容。乡镇及部门层面,各乡镇分别指派一名党委副书记抓合作社建设,各乡镇、有关部门党组织以农村主导产业为重点,依托小区和专业村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信贷的重点,农口、工商、财税等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设良好条件。从2012年至今,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累计针对合作社投放项目300余个,涉及资金2000余万元。村级层面,村两委班子把合作建设作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抓手,从政策信息、人财协调、土地流转等方面对合作社建设进行具体的扶助支持,把领办、创办合作社作为村“两委”的主要任务,从实处入手,积极引导规范,组建了一批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积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并从第一家合作社建立的2008年的8个,发展到目前的511个。

(二)四个主体带建设。党组织引领下的合作社应当如何创建?林西县在实践中主要采取如下四种模式:

模式一,两委班子领办。大营子乡东升村2009年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伊始,便把创办合作社作为行权履职的重要任务,村两委成员认真分析研究产业优势、民情状况,组建东旺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全村50%的农民加入合作社。与东旺种植组建模式相同,全县138个村两委班子累计直接创办合作社198个,占合作社总数的38.8%。

模式二,鼓励能人党员创办。统部镇吉林坝村党员李晓强外出务工多年,事业小成,积蓄了百余万元资金,同时培育了一定的蔬菜购销市场。2010年春节期间回乡过年,与村支部成员聚餐,与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村支书引导他回乡创业,带民致富,创办鼎盛蔬菜种植合作社,带引全县6个乡镇21个村的100余家农户发展蔬菜产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能人党员创办合作社已成为全县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合作社创办方式,这种党组织引领、发挥党员能人大户作用、实现共赢共富的合作社已成功创办69个,占13.5%,尽管从数字上看所占比例不高,但其创办效果、运行质量、发展前景却不容小觑。

模式三,招商引资创办。文冠果以其耐寒耐旱、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成为蒙中地区发展经济林的良选。新林镇党委充分发掘文冠果的经济及生态价值,引进外地客商在全镇的11个村发展文冠果产业,客商负责种苗、技术,镇村两级党组织负责流转荒坡荒地,收益后入股村民、客商、村集体按股分红。无独有偶,林西镇新兴村依托项目,吸引客商投资1300余万元,搞设施农业建设,建成保鲜库、果蔬加工厂,组建都市田园蔬菜种植合作社。这种以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特点的合作社实行客商投资经营、农民和村集体参股监督的创办形式,将极大地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成为合作社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这种类型合作社已成功创办35个,占6.9%。

模式四,农民自发或自觉创办。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宣传发动下,新林镇五星村二、三两组50余户村民成立了旺民、兴达两个合作社,选举自己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立了党支部,并给每一名党员设岗定责,合作社的各项事业经营得很红火。目前,这类合作社已成功创办196个,占38.4%。

当然,还有一部分农民,他们自发创办、自行登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一大批合作社,往往不与基层党组织取得联系,普遍存在对合作社的“拔高认识”,认为创办了合作社,资金项目就会聚拢而来。还有的合作社把社员当做客户,利用免税政策,从事农资销售、仓储服务等业务。还有一些经营大户找亲戚朋友“顶名凑数”注册合作社,名为“合作”实则大户经营,这部分合作社通常不够规范,实体合作不明显,数量却很庞大。

(三)三个基本制度体系促规范

党组织引领带动下的合作社究竟是怎样运行?基于合作社组建的主体、动机、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通盘考虑合作社在运行发展当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组织从合作社运行模式的特点入手,分型健全和完善基本运行制度,建立起各种类型合作社的发展运行规范。

第一种制度体系:资源入股、统一经营模式下的权责关系和运行制度。在这类合作社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合作经营”的制度机制。统部镇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以农机、土地入股,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以企业化的思路经营合作社。为保障农民利益,村、社两级党组织建立土地、农机两种生产资料(资源)入股的入社方式和分配机制,确定了农机具折价入股,驾机劳作赚取工资的农机入股制度;完善了“400元保底+每亩纯利润按三七分成”的土地入股利益分配模式,入社农民既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亦可进行劳务输出,收入渠道得到全面延展。这种“保底分红心不慌、自家田里劳作也挣工资”的合作机制和模式深受农户欢迎,但这种模式需要人才、技术、市场的强有力支撑,目前推行起来仍有一定难度,全县仅有52家合作社采取这种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10.2%。

第二种制度体系:分散经营、代耕代管模式下的权责关系和运行制度。新城子镇英桃漠河村英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全村6000余亩制种玉米全部纳入服务范围,从春耕到秋收,除抽穗环节,其余全部由合作社农机进行保姆式耕管服务,统一地块、统一作物、统一经管,作物收获后,入社农民将自己责任田的种子运回家中晾晒、脱粒,通过合作社将其销售给客商,合作社扣除服务费用后,将剩余每亩近3000元收入全部返回入社农户。基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积极探索,县委制定了代耕代管类合作社的土地整理规范、农机服务规范、服务指导价格区间建议、以透明结算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这类合作社的运行管理,目前,全县累计有133家合作社采取这种运作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26.03%。

第三种制度体系:分散经营,合作服务模式下的权责关系和运行制度。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内蒙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入社村民提供种苗、技术、收储、集中销售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注册“九佛山”商标,制定并执行统一的质量规格要求,全社共同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针对这种模式,县委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制定服务标准及规范,严格执行风险共担、盈余分配的制度机制,把强化服务作为合作社的主要职能和根本任务,目前,全县共有377个合作社采用这种方式运营,占合作社总数的73.78%。

(四)三个版块促作用发挥

把深化服务、创先争优作为合作社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分版块设置合作社党小组,对党小组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在不同的岗位及领域深化服务,发挥作用。

第一版块,基础资源版块。主要是以土地、牲畜、农机等基础设施、设备入股的农民党员,组成党小组,在三个方面进行服务、发挥作用。一是带领带动村民入社入股,帮助合作社有序合理流转土地,适当适度扩大合作社规模,从2011年至今,合作社基础资源领域党员“现身说法”,入户动员,稳步扩大合作规模,几年来累计动员发展8900余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31000余亩。二是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土地入股盘活了“宅”在土地上的农民,大井镇中兴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思路确立更趋专业化的分工,村党总支组织3个合作社支部基础资源党小组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他们让有技术的社员到附近工矿企业打工,长于农机操作的社员在本地的一个乃至多个农业类合作社打工,对于无技能但很精心的社员到肉羊养殖合作社打工,对于年事较高的社员则有序流动到小笨鸡养殖合作社打工,经过一年多来的积极运作,全村18-72周岁的村民,除去外出求学和体弱多病不能劳动的少部分村民外,人人就业,人人分红。三是维护普通入社农民的利益。基础资源党小组通常在合作社监事会任职,在党内与其他产业党小组紧密配合、互通信息,对合作社运行发展、市场交易等行为进行立体式监督,最大限度维护入社农民利益。2011年以来,全县47个建有党组织的合作社共重新核定利润分红、成本构成90余社次,为普通入社农民争取多分红利资金90余万元,向普通入社农民合理解释疑问、消除误解12000余人次,为合作社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版块,生产经营版块。通常是合作社发起者、合作社骨干、农机农技的行家里手,这部分党员组成一个或多个党小,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服务、发挥作用。一是生产管理。大营子乡东旺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生产经营领域的22名党员分成4个党小组,分别负责农机及耕作、灌溉及水利设施设备维护、农业技术及作物“体检”和设施农业维护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以前‘单干’的时候没感觉自己与普通群众有啥不一样,现在我感觉到党员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合作社党员宋玉发说起话来心中充满骄傲——有了位置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的这部分党员通常不在乎待遇,在合作化的大背景下有了一次价值观的再认识和重塑造。二是事务管理。依据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章程,对内强化引领协调,对外处理好各种关系,从合作社财务管理、民主决策、规范运行、社员活动等方面强化管理,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延展管理。积极承担合作社社会服务、社会管理职能,把“正能量”充分融入社员业余生活,组织社员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说事议理活动,全县运行较为规范的90余个合作社累计建立秧歌队23个,艺术团队10个,党员社员活动室85个,说事中心11个,社员在轻松无拘的环境中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建立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

第三版块,市场营销版块。由合作社吸纳农副产品经销商、农村各领域经纪人加入合作社,成立相应的党小组,把合作社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林西镇都市田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蔬菜经销商入社,由蔬菜经销商建设保鲜库和销售链条,合作社大田蔬菜、暖棚蔬菜通过保鲜库、加工厂、营销链等载体,实现产品的保值增值。全县47家建立支部的合作社中全部建立由合作社党员为主体市场营销机构,建立了相应的党小组,29家尚未建立支部的合作社也都建立以党员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机构,挂靠村支部或其他合作社支部建立党小组。两年来,已累计吸纳282名农村经纪人、农产品经销商、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业主加入合作社,两年来在这个群体新发展党员42名,党员总数已达179人,占63.5%。有的能人党员同时加入6-7个合作社,在带引合作社闯市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成效与反响

“1+3”党组织设置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林西典型做法,《人民日报》先后以《合作社里好风光》《组织强起来,村民富起来》为题,大篇幅报导了林西县推行“1+3”模式、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与此同时,《科技日报》、《内蒙古日报》、《赤峰日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央视网等媒体对“1+3”党组织设置模式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报导,其中,《合作社里好风光》网上点击数超过10万,跟帖数千。

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对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进行了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领导参阅》、党委组织部《组工决策参考》,市委《决策参考》、市委组织部《组工信息》等内部资料分别就“1+3”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进行了刊载。同时, “1+3”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作为经验,分别在自治区、市两级组织工作座谈会、研讨会上进行了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志的关注与好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明显感受到“1+3”党组织设置模式的积极意义及明显成效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是农村的“实力股”;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股”。“1+3”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股”和“活力股”有效对接融合,实现最大共赢。在“1+3”党组织设置模式的直接参与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有效增强。一是党在农村尤其是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工作得以全面覆盖,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同时,通过在合作社产业链上开展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等“设岗定责”和“公开承诺”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更为有效的作用,促进了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共赢发展。二是农村基层组织通过引领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摆正位置求作为,引领工作有了新的着力点。截止2013年10月,全县138个村级党组织累计创办、引办合作社370余个,规范运行合作社58个,培育和推介经济能人630余人次;同时基层组织通过合作社载体,吸引和组织农民群众4万余人,占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农民总数的56%。他们紧紧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谋发展、谋富裕、谋欢乐、谋幸福,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这个实践中实现了立威立信,有为有位。三是合作社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显著增强。党员在合作社中的作用已不局限于带头,更有明显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党员在新的义务和责任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47个合作社支部、263个产业链党小组的573名党员,另有未建立合作社支部的1833名农民党员均在“1+3”党组织设置模式中找到了自己的“责任区段”,明显地感知到自身与普通群众的区别,更全面更直观地领悟到“先锋”的内涵意义,不仅充实了自己,更为合作社其他社员作出表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夕,县委专门就党员理想信念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感觉自己是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上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农村无职党员,87%来自于合作社党员,2013年农村入党积极分子76%来自于合作社社员。

(二)提高了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1+3”党组织设置模式的积极推进,大批高效、规范的合作社纷纷组建运行,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一条一块的土地格局,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农业部门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依托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万亩,通过取消承包地界梗、合理规划农用地等有效举措,合作社流转耕地面积增加9%;土地规模经营极大刺激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截止2012年末,全县合作社土地机械化利用率达到85%,劳动力年人均管控土地面积由模式推行前的10亩增加至2012年的45亩,大田作物单亩年土地耗费工时由模式推行前的15个减少到2012年末的5个。规模经营下的有机肥定制、农业良种和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单位亩产,规范了产品规格,提升了产品品质,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形成农产品品牌58个,是模式推广前的29倍;产业链条得以有效延伸,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率达到31%,是模式推行前的10.3倍。规模经营、机械化耕作、科技手段运用、市场流通搞活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从2011年以来,入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递增,2013年比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近700元。以土地入股农民亩均获分红资金最高可达1856元,合作社打工农民年最高佣金5.3万元,入社农户年户均获利(分红股金+佣金)最高曾达18万元。

(三)为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产业支撑。农民身份向“农业股东+产业工人”方向转型,入社农民的收入也向“股金+佣金+保障性资金”方面拓展,农民与土地既存在所属关系,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土地;农民生产生活完全可以实现合理分离,也就是说农民与牲畜、农机具不必整日相处在一个空间,合作社的集中经营或代耕代管使农民可以放心地入城镇、进楼房,农民老龄化、劳动力断档等问题也在模式推行、合作化进程加快的实践中得以逐步解决。同时,“1+3”党组织设置模式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和谐了社会关系,信访部门统计的2013年度较大信访案件中,全县10个“1+3”模式示范村、37个“1+3”模式示范社所在村无一较大信访案件。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紧紧围绕规范、增效,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不断完善“1+3”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一)在建设上下功夫、得实效。严格合作社准入条件,参考县级示范合作社考核办法及评选标准,从社员人数、出资额度、产业基础、组织机构、产权关系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准入资格细则,引导注册一批有实体、有合作、有效益、有潜力的符合建设发展原则和产业发展实际的合作社,从源头上保证合作社发展质量。对已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但有名无实以及发展不够规范,经营引领能力不足,“有实体不合作”或“有合作少效益”的合作社,加大规范整合力度,促使其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二)在规范上下功夫、得实效。一是建立稳固的联结机制。鼓励和提倡合作社通过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体现公益性和普惠性,增强农户合作意识,消除对土地“一租了之”或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的不合理现象,让社员融入合作社发展中,正确行使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二是形成合理的经营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综合分析当前“保底+分红”、“集中经营管理(代耕代管)+结算分红”、“各自经营+部分产业链合作”、“技术统一指导+终端市场资源共享”等模式的利弊,鼓励建立有活力、有效益、低风险的合作社运行机制。三是按合作社章程规范管理。指导合作社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严格按章办事,促进规范发展。明确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建立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并按制度设帐、记帐、分配盈余,避免因财务混乱引发矛盾纠纷。四是促进专业化经营。更加注重合作社的专业化建设,减少合作社的服务项目,扩大合作社的服务半径,建设或改进一批只提供一项或几项专业服务的合作社,如播种栽植、施肥管控、田间管理、收获仓储、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服务,由不同的专业化合作社分别提供,以专业促规范,以专业提效益。积极稳步探索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综合经营、联合经营。

(三)在引领上下功夫、得实效。一是人才引领。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把现有的合作社负责人、由城入乡个体工商户、大学生村官、具备发展潜力的返乡务工人员、农村经纪人、退转军人、农民大学生等优秀力量纳入信息库,遴选后进行重点培养。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培训基金,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灵活培训形式,努力培养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带头人队伍。二是组织引领。深入推行“1+3”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开拓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从全县角度加大引领力度,联合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联合会,强强联合、强弱互补,共享市场资源,共迎风险挑战。同时,通过资源置换或重组,按照以强带弱、同规范、共进步的思路,建立合作社联合社,扩大优质合作资源的覆盖力和带动力。三是科技引领。大力推广种养储加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以机械化、专业化为重点,分类打造、突出规模、拓展服务,在一定区域内推广玉米、甜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支持合作社开展技术创新与推广,依托农口各部门以及相关院校专业人才,加大科技驱动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

(四)在发展上下功夫、得实效。一是产业主导。坚持“一社(多社)一品”、“一社(多社)一策”,推进土地流转和专业小区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在规模化种养殖的同时,稳步提升产业及产品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拓市场,主动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与二、三产业的有效对接。二是服务创新。建场所、配设施、重服务、聚人才,以合作社为载体,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丰富社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三是风险防范。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做好信息、预测、引导、服务等工作,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探索保底分红、按股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利益分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闫妍)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