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领导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

———学习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的体会

李丹婷

2014年01月16日08: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1988年至1990年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发表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全书围绕贫困落后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不仅聚焦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还以很大篇幅浓墨重彩地阐述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一重大命题,观点鲜明,论述精辟,令人深受教育和启发。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可以把这本书作为生动教材,以此“照镜子”、“正衣冠”,从中吸收更多“正能量”,不断增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更加坚定地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每位党员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为民:“把心贴近人民”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员干部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在书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他指出:“领导者的修养,第一条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这个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其他都无从谈起。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 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感情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动。“把心贴近人民”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首先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正如省委书记尤权在最近省级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专题研讨会上所指出的,“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宗旨没有变。”习近平同志的教诲,我们要时时挂在心上,不断追问自己,更加牢固地树立党的群众观点,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在实践中自觉坚持。

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书中深刻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由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 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他还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这些重要观点,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联系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的现状看,调研活动往往是“被安排”、“被调研”,走的是“康庄大道”、看的是“优美盆景”,见不到实情、起不了作用,还对党的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下基层不仅“身”下,还要“心”下,真正与老百姓打交道、交朋友,才能有效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践行为民的价值追求,必须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没有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变。但我们的工作方法应当有所改变。”因此,“我们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群众的心坎上;我们不能还是等着汇报工作,发出指示,而应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我们不能还是想依靠什么行政力量来管住群众, 而是应当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来使广大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三个不能、三个应当”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应该看到,当前我们许多党员干部面临着“本领恐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提出了“四下基层”

的工作机制,就是做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

这一做法所蕴含的深入群众、主动服务的为民精神,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

务实:不光要听“唱功”,更要看“做功”

党的群众观念、为民宗旨不是用来喊的,而是身体力行做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这告诫我们,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书中对“什么是办实事”、“怎样办实事”

这些问题有深入阐述。习近平同志指出,“为群众办实事是多方面的。下基层为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办实事;到农村去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搞好形势教育,解开群众思想上的疑虑,是办实事;帮助基层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办实事;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总结经验,以指导面上的工作,同样是办实事”。书中进一步讲到,在办实事问题上特别要注意:一是要对“办实事”有辩证的理解,既要为物质文明建设办实事,又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办实事;二是要讲重点,越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越要力争办好,不能避重就轻;三是要提高办实事的水平,讲究科学性,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四是要有大局观念,坚持党性原则,按政策办事。坚决不办局部可行但全局不行的事,更不能为追求个人政绩而不顾政策规定去蛮干。这些重要观点,深刻指明了为民办实事的实质和关键所在。现在,有些党员干 部把办实事与给钱给物等同起来,觉得财力资源不足就解决不了问题、办不了事情,这种观念是错误片面的。实际上,宣传政策、答疑解惑、指导基层科学决策、帮助推动工作同样是办实事做好事。办实事不仅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而且要讲究实效、讲究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让人民群众满意。

干部就是要干事,群众最需要实干的干部。习近平同志在书中写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

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滴水穿石”的思想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在我任期”的境界,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知难而进、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清廉:“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本质要求。

《摆脱贫困》一书中有很多关于廉政建设的精彩观点,令人印象很深。例如,在《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一文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强调,“从严治党、为政清廉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始终是我党的生命线。

我们绝不允许有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谋私利。”“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廉洁的政府、清明的政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意义十分重大。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习近平同志讲:“当干部的宗旨首先就是讲奉献,就是讲服务。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他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做到这两个方面,就能够永远根植于群众之中。”对此,他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承担起廉政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过好‘自我关’和‘人情关’这两关。”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存在贪图虚名、弄虚作假,追名逐利、不思进取,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没有过好这“两关”。党员干部既要不断增强廉洁奉公的自觉性,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又要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在涉及亲朋好友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建章立制是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书中深刻指出:“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放心。

怎样才能让人民放心?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这一观点至今看来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反腐倡廉,首先要靠教育,让党员干部提高自律意识,把欲望关进笼子里。但光靠教育不行,还要靠制度。制度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既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又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学习《摆脱贫困》一书,我们能够深刻领会到习近平同志深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凛然的清风正气。他在临别宁德之际,与地直机关领导干部话别时深情地说: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脱离群众,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话中蕴含的深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真正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人民群众才会与我们同心同德,为实现富民兴邦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海峡通讯》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