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春风惠民满园新

——中国共产党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委员会工作纪实

2013年12月16日16: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德峨,是一个你想不到,却可以来得到的地方;德峨,是一个你来得到,就忘不了的地方。这个地处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部的偏远乡镇,是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试验区项目实施地,全镇总面积为346.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91个自然屯共7982户36200人,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占96.31%。这里的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民族服饰花团锦簇,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赞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曾获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称号。由于受到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缓慢。近年来,该镇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统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着力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民族团结教育,促地方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该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加快发展的基础,坚持理论业务学习日常化,提升干部复合型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全面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同时,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干部群众对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提高各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近年来,该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期,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近100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万份,建设农家书屋15间,各间存书1000册以上;特别是每年举办的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特色少数民族大型节庆活动,各族人民万人共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融合与协作,各族同胞亲如一家,互相依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贯彻党的惠民政策与抓好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012年下半年以来,该镇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宣讲活动10余场,聆听宣讲的各族干部群众逾11000人(次),全镇呈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干群关系密切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谐村屯”、“百色市平安乡镇”、“百色市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百色市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县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县庆工作先进集体”、“县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积极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民族地区只有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该镇党委一班人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钻研国家现有的各项民族政策,尽量用好、用足各项民族政策,把各项民族政策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积极争取上级更多支持,抢抓国家、自治区大力支持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及自治区对口帮扶的机遇,先后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等建设项目,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建成下弄老屯、坡脚屯、阿搞屯、上朗洞屯、水落洞屯等新农村示范点,硬化了道路、改造了民房,村子里公共服务中心、文体活动设施等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积极组织实施为期3年(2011一2013年)的桂西北峰丛洼地治理区(ⅠA)试验区项目,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通过“治理山上、开发山腰、整理平地、完善设施”(即治理山上恢复生态、开发山腰振兴经济、整理平地保证口粮、发展养殖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发展)的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各民族同胞“生活难、住房难、饮水难、增收难”等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重大改变,提高了少数民族同胞的致富意识,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目标。此外,该镇积极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三张叶子(烟叶、桑叶、茶叶)一椒(辣椒)一花(金银花)”农业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做大烤烟生产,以点带面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扩大三冲茶叶种植和生产规模,引进辣椒种植,在石漠化村屯开展金银花种植,先后成立烤烟生产、种桑养蚕、茶叶种植等专业合作社。今年该镇组织群众种植烤烟逾7000亩,预计创收超过1500万元;全镇桑园面积超过5000亩,已发展成为全县种桑养蚕产业主要基地;全镇有金银花16200多亩;三冲高山茶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翅东”牌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公司的产品已畅销广东、湖北、北京、上海、港台地区和欧美国家。该镇还巩固发展养殖业,仅2012年全镇累计出栏肉猪1.24万头,牛、马1.38万头,羊4.2万只,家禽14.33万羽,畜牧业交易额达7000多万元。2012年全镇人均收入3953元,比2007年增加2415元,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先后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烤烟生产先进单位”、“全县种桑养蚕先进单位”、“全县创先争优党委”等荣誉称号。

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谐民族关系。落实国家惠民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发展成果,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近年来,该镇转变政府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实行“领导包片、工作组包村、干部包屯”制度,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干部深入村屯工作一线,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2011年以来,争取上级危房改造1180户、家庭水柜571座、沼气池850座、农网改造45个屯,修通屯级道路52.2公里、进村入屯道路硬化15.7公里,切实解决群众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完成11所学校学生食堂、5栋学生宿舍楼等教育项目建设;完成15个村15所卫生室建设;完成龙英、常么、弄杂、德峨等四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仅2012年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共2481.13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168.38万元;农村60岁以上老人新型养老保险金214.63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37.7万元;退耕补粮补助287万元;粮食良种推广补助23.9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49.48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5.53万元;农机补贴11.52万元;危房、茅草树皮房改造补助687.8万元;沼气池建设补贴49.6万元;家庭水柜建设补贴472.5万元;农村房屋立面风貌改造补助3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34.2万元;扶贫贷款贴息7.93万元;计划生育奖扶2.2万元;农村低保98.67万元)。2013年上半年就发放各种惠农补助资金1396.652万元。全镇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级示范站”、“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无森林火灾乡镇”、“全市抗旱救灾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全市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全县乡(镇、企业)武装部建设先进单位”、“全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综治目标管理一等奖”、“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全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奋斗筑就梦想,汗水妆扮家园。在德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乡镇,历史积累了多重矛盾与困难,大石山境况和石漠化生态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失衡,各族同胞的民生期待与现实穷困的反差,规划制定与协调实施的难度等等现状,是摆在镇党委面前最主要的难题,但是,基层群众的殷切期盼,使镇党委一班人不容懈怠,不敢懈怠,必须担当起发展自强的历史使命。他们增强了为民谋福祉的自信心,汇聚了锐意进取的精气神,砥砺了改变穷貌的驱动力,从各族同胞的需求角度找准破解贫困的突破口,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群众,激发干部群众的创造力量,扎实深入村屯第一线,以良好作风感召群众,以更新理念引领群众,以效益目标激励群众,使全镇上下“认识深一层,行动进一步”,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己的家园建好,把自己的生活理好。

雪天万里不言寒,众人拾柴火焰高。由于该镇党委班子扎实推进各项惠民措施,紧密联系全镇各族群众,狠抓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全镇经济社会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为全县、全市乃至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2013优秀公务员表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