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以红色文化精神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

闫荃生

2013年12月13日09: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培养个性化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既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红色文化是首钢长钢有限公司的独特优势

我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初的晋冀鲁豫边区军工处炼铁厂——故县铁厂。1945年10月上党战役结束后,为未雨绸缪,应对蒋介石即将发动的全面内战,晋冀鲁豫边区军工处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在煤、水、铁矿等资源丰富的长治附近建设大型军事工业基地,为解放战争提供长期、稳定的军火支持。1946年2月,铁厂在长治西北郊25公里的故县村破土建设,1947年12月建成后投产,生产的各型号迫击炮弹在解放战场上大显神威,一号高炉被誉为“屹立在太行山上的功勋炉”。其时,各解放区都在发展军事工业,但各解放区都没有工业规模意义上的大型铁厂。因此,以故县铁厂为核心的上党钢铁工业基地的创建,是我们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建设钢铁工业之开端和成功实践,也为我公司60多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精神。表现为:

是一部继承抗大精神、延安精神,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灵魂的创业史。故县铁厂的创建者和领导骨干是由老红军、老八路和抗大学员组成的英雄群体。他们或来自延安、或来自抗战期间我军在太行根据地建立的各兵工厂,都是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人。如1947年到1952年6年间的5任厂长中,2人是老红军,3人是老八路。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作风以及勤劳俭朴的优秀品德,他们带来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精神。因此,故县铁厂从创建之日起,就打上了红色文化的鲜明烙印,是延安精神在上党革命根据地的升华和延续。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视察太钢时指出:“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正式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这是对故县铁厂红色企业精神的高度概括。

是一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创业史。抗战初期,八路军总部和抗大一分校曾驻扎故县村。同时,边区作为我党的重要根据地,这里实行土改最早,穷人翻身当家作主,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铁厂的许多工人来自当地社会底层,在铁厂的大家庭里,他们的人格和劳动得到充分尊重,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空前焕发,为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目标,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根据地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党我军在这一带的广泛影响,成为铁厂选址的重要因素,并在建设中得到了人民群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无私援助。

是一部为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创业史。故县铁厂1947年底建成投产后,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该厂生产的五零、八二、一二零、一五零等各型号迫击炮弹有力地支援了各个解放战场,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覆灭。以太行根据地各军工厂生产的迫击炮弹产量为例,1947年总产量20万发,故县铁厂投产后的1948年就猛增到102万发,1949年又增加到175万发。该厂在战争年代8次受到表彰,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新中国建立后,故县铁厂不仅为国家冶金部、兵器部及周边的太钢、安钢、邯钢、武钢等新中国创建的钢铁骨干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管理人才,也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红色文化在企业各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红色文化作为长钢的特色文化,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县铁厂建设时期,面对物资、设备、技术匮乏等巨大困难,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办法解决。配套工程西沟耐火材料厂初建时,厂长宋忠恕白手起家,亲自跋山涉水勘探耐火材料、自绘图纸,带领大家自制铁木工具、自砌窑炉烧砖。制作耐火砖没有粉碎机,就用农家石碾代替,终于烧制出高炉优质耐火砖。配套工程枣臻焦化厂建设时,安装焦炉侧柱没有工字钢和槽钢,就用我军从平汉铁路拆下来的旧桥梁和旧道轨拼成型钢代替。运输焦炭没有牵引机车,工人们将邯涉线缴获的两台外国12.5吨蒸汽机车运来厂里,成功仿造出华北地区第一台铁路机车。高炉投产后,设备所需润滑油十分缺乏,就用豆油、香油代替,厂房里油香四溢,而工人们宁可吃清水煮菜,也没有一个人尝一口……就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改革开放以后,长钢公司因种种原因多次错失发展机遇。2008年下半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急剧下滑,长钢公司严重亏损,资金链濒临断裂,一度到了全面停产边缘,近10万职工家属的生存问题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长钢人以红色文化精神为依托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在职工中提出了弘扬战争年代热血报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容团结、科学创造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经营创优、技术进步,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升。2009年在消化上半年亏损4.5亿元的前提下,当年实现扭亏为盈。2012年在行业整体亏损的严峻形势下,与2009年相比,可比产品成本降低29.12亿元,重点经济技术指标行业排名大幅前移,部分关键经济技术指标进入行业前列。

进入新世纪,我们提出了建设“五彩长钢”(即红色长钢、低碳长钢、科技长钢、实力长钢、和谐长钢)的发展目标和与之适应的企业文化,“红色长钢”首当其冲。自力更生、勤俭兴业作为红色文化的精髓,曾伴随着企业走过解放战争的艰难困苦,也激励着我们经历金融危机的“寒冬”,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成长为一匹行业的黑马,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积蓄了潜能。可以说,红色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红色文化贵在坚持、重在建设

长钢在战争年代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百折不挠、敬业奉献,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开放包容,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故县铁厂精神,是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的充分体现,与新时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坚持就要继承,建设就要创新。近年来,长钢公司确立了红色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并大力实施。一是兴建红色厂史展览馆。在新建的紫藤楼会展中心建成了600平方米的厂史展览馆,内设3D影院、光控展版、仿制实景、立体展柜等,陈列珍贵图片800余幅,实物资料200余件。以时间事件为经纬,从10方面概括了长钢60多年的发展历程。开馆一年来,先后接待各界领导和职工家属1.6万人次,已成为展示企业文化、发展成果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平台。二是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钢枣臻焦化厂是我党1948年建设的焦化厂,2011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已确定该遗址与厂史展览馆、抗大一分校故县旧址和旧址纪念馆,同长钢现代化工业园区合为一体,打造红色长钢文化产业。三是成立长治抗大一分校研究会。1938年底,抗大一分校在延安成立,随后分校3千余名学员千里跋涉进驻故县村办学。习近平同志的母亲齐心、故县铁厂首任厂长陆达的夫人王林、第二任厂长均为该分校学员,在这块热土上留下了她们学习战斗的足迹。经长治市委同意,由长钢牵头成立了长治抗大一分校研究会。目前开展的抗大文化研究,把太行精神、抗大精神与红色长钢精神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提升干部职工思想素质的宝贵财富。目前已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四是出版了反映红色长钢艰苦创业史的系列丛书。2011年先后组织力量,出版了《炉火映太行——寻踪红色长钢》、《长钢三十三年——李浮之回忆录》、《丰碑》、《铸魂》和《铁流》等“红色长钢”系列丛书。之后,又出版了《龙洞沟创业记》、《红色长钢画册》、《冶金事业开拓创业的典范——陆达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等书籍。五是举办主题活动,重温红色文化足迹。以“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赛”、“我为党的生日祝福主题配乐诗歌朗诵赛”、“颂歌献给党红歌大赛”、“厂情厂史教育”、“党旗飘飘、党的光辉照我心征文比赛”、“红色故事影片展播”、“把根留住主题摄影书画展”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红色文化创建,让广大职工充分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多年来,公司在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同时,坚持继承、建设和创新,努力探索红色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培养广大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既塑造了新型职工,打造了现代化大型企业,而长钢的红色文化也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精神精髓,并且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思考一: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既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对打造具有上党特色和山西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思考二: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功能,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坚持以德治国特别是对青少年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

思考三:把红色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生态文化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开发价值功能。

(作者系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国企党建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