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正确把握好干部的内涵和标准

陈启福

2013年12月13日09: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指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干部树立了努力追求的标杆,也为选人用人提供了标尺。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骆惠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条标准,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丰富了青海好干部的内涵,是我们发现、培养、识别、教育、选用干部的准绳。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准确把握好干部的内涵和标准,对于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好干部必须政治上过得硬、信得过、靠得住

政治上过得硬是好干部的“硬标准”,其中最关键的是信念坚定,就是要相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相信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信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论遇到什么风浪,碰到什么挫折,面临什么诱惑,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信得过,绝对靠得住,绝对能放心。在民族地区,广大干部处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政治上过得硬、信得过、靠得住,最基本的就是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政治纪律严格,政治鉴别力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立场坚定。具体讲就是面对达赖集团反动的涉藏思想言论,始终做到脑子清醒,认识正确,思想不糊涂,自觉坚持党和国家的涉藏政策;对敏感问题不回避、不躲闪,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毫不含糊地发出声音;面对分裂与反分裂、破坏与反破坏的严峻斗争,勇敢地冲在第一线,坚定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不搞“双重信仰”。了解和识别政治上过得硬的干部,重点要掌握干部在维护稳定、反对分裂中的现实表现,大胆地使用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行动坚决、服从组织、高度负责、敢抓敢管、实绩突出的干部。严肃处理在重大问题上是非不分、立场不坚定、态度暧昧、敷衍塞责的干部,树立“信念坚定”的用人导向。

好干部必须爱群众、靠群众、为群众

我们党是代表群众利益的党,是为群众的福祉而奋斗的党,是依靠群众的力量成就群众事业的党。作为党的干部,热爱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好干部应该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干部,从心底里热爱群众,打心眼里敬重群众,竭尽全力为群众服务的干部,是真正把群众当做亲人,对群众有真实感情,为群众倾力奉献的干部。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环境恶劣,贫困面很广而且程度很深,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不高,有的还十分困难。解救群众的困苦,帮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是党的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好干部,要看是不是有“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的执政取向,做决策、办事情是着眼于群众的需要,还是眼睛盯着上面的“脸色”、心里想着自己的“政绩”;是不是从心底里相信群众,善于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工作,让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让群众靠自己的力量维护自己幸福安宁的日子;是不是思想上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想群众所想所需所求所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的困难;是不是常去田间地头、堂前屋后,常进农家屋、常住牧家帐,和群众在板凳上、炕头上拉家常、听政事、问需求、讨计策;是不是深入到群众之中,面对面地给群众宣传政策、共谋发展,特别是当群众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中遇到思想疑惑的时候,能不能推心置腹地、毫不顾忌地向群众讲清道理,解开群众的心结。干部对群众有没有感情、是不是真正为群众办事,群众心里最清楚。组织部门要注意到群众中了解、识别干部,多听听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真正把那些对群众有感情,群众也认可的好干部发现出来、用起来,树立“为民服务”的用人导向。

好干部必须想干事、善谋事、干成事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推动者,也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为人民的利益勤勉敬业、鞠躬尽瘁。恪尽职守、勤勉干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善谋善成,创造更好更多的业绩,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尺。考量一个干部是不是好干部,重点考量其工作实绩。民族地区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社会转型复杂深刻,各类矛盾交织凸显,开展工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相对比较差,干成一件事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有“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广大干部要出实招、干实事、见实效,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要善落实,在确保政令畅通方面要善谋划,在推动重点工作方面要善操作,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方面要善创新,在解决各种复杂矛盾方面要善处理。坚决克服慵懒散漫、工作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得过且过、干事缺乏激情的庸碌行为,粗枝大叶、做事不深、不细、不力的作风,扑下身子踏实干事,充满热情勤恳干事,努力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组织部门要注重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发现和选拔干部,在发展一线、民生一线、维稳一线多渠道、多层次、多层面深入了解干部,真正让那些愿意干事的干部有机会,善于干事的干部有平台,干成实事的干部有地位,树立“勤政务实”的用人导向。

好干部必须讲原则、有正气、敢负责

作为党的干部,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铁肩担道义”,担当是大义之所在。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性强、心底无私、富有责任心的体现,敢想、敢说、敢做、敢担当的干部,往往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无私无欲的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劲草”、“真金”,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危难之时的中流砥柱,也应当是重点培养选拔的对象。在民族地区,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至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至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祖国统一至上,敢于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违反党性原则的言行,敢于态度坚决地打击一切危害民族团结进步、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歪风邪气,敢于针锋相对地抵制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是要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差距不灰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敢于争先,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就是要敢于动真碰硬,尤其是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事情,困难再多也理直气壮放手去做,不利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事就是经济利益再大也坚决不干,对于危害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事不论以任何形式出现都要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古人讲:“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一个人如果从不得罪人,便是处处自保的“老好人”,无原则的“太平官”,这样的人必然“无任事之意”。组织部门要正确对待那些敢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近人情”的干部,让那些真正有高尚情怀的干部有地位,树立“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

好干部必须明公理、用公权、谋公利

清正廉洁自古被视为“国之四维”和“仕者之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明白这些“公理”,必须守住“清正廉洁”这条从政底线,必须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海正处于大开发、大发展期,项目多、资金多,诱惑多、考验多,党的干部更要提防贪腐问题,守住从政底线。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好干部,关键看他对待权力的态度,那些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公权”而不是“私权”,干部的责任就是用人民赋予的“公权”为人民谋好“公利”这个道理,谨慎地用权,不胡用权滥用权,只用权力为人民谋福祉,而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谋一己之私的干部才是真正的好干部。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好干部,还要看生活俭奢。“俭以养廉,奢以成贪”,为官不俭,后患无穷。那些过分讲究吃喝穿戴用的干部,那些喜欢和大商巨贾们比消费比排场的干部,那些醉心于享受生活、奢靡成风的干部,大多是为政不廉的干部。组织部门要从追不追逐名利、爱不爱慕虚荣、迷不迷恋金钱美色、贪不贪图奢靡享受中了解干部、识别干部,树立“清正廉洁”的用人导向。

(作者系黄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长)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