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利
建设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自去年以来,北安市委围绕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黑河市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就如何围绕中心工作选拔培养干部、为加快现代化新兴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破解干部制度改革中的难题等问题,提出了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北安发展需要的好干部队伍的目标。
一、着眼“一个需要”,选拔好干部。组织工作要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地域经济社会快发展、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就北安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紧扣加快现代化新兴城市建设的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看发展、凭实绩、重基层、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那些实践经验丰富、抓发展能力强,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克难的干部进班子。一是围绕建设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汽车服务产业园等“五个100亿元产业园”以及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八大服务中心”,重点选拔懂经济、懂项目、懂商贸流通的专业型干部,打造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骨干队伍。二是针对当前北安市的城市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城市管理难度逐步加大的“两个实际”,重点选拔熟悉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干部,打造具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骨干队伍。三是针对北安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的形势,重点选拔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干部,打造加快现代化新兴城市建设的骨干队伍。
二、强化“两个历练”,培养好干部。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总要求,市委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培养“讲大局、敢担当、有本事、肯吃苦”的干部。一个“历练”,是强化一线实践历练。有计划、分批次地把那些年纪轻、素质好、意识比较超前的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选派到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等经济发展一线,把那些基础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选派到乡镇、街道等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的基层一线,让他们在处理发展一线、基层一线的复杂矛盾与问题的实践中磨炼自己、增长才干,并实现优胜劣汰,做到干部在一线培养、成果在一线创造、成长在一线实现,以实绩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另一个“历练”,是实施多岗位历练。对那些具备担任“一把手”潜质的优秀干部、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多设置一些必要的“台阶”,多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把他们放到部门、乡镇的不同岗位上反复锤炼,让他们多“墩墩苗”,多经风雨、见世面,为他们能够担当重任、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三、破解“三个难题”,选准好干部。近些年,北安在干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操作层面上也出现了个别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市委经过调研,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破解“唯票取人”的问题。研究制定民意评估办法,针对不同岗位,确定合理的民意获取层面、对象、方式方法及所占权重,对民意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剔除一切拉票行为及影响投票结果的因素,不简单地以几票之差论取舍;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二是破解“唯分取人”的问题。改进选拔方法,探索“职位匹配度分析+基础能力素质测试+组织考察评价”的竞争性选拔模式。对本单位有合适人选且民意较集中的干部,没有必要一定采取竞争性选拔的方式,避免形式主义,节约选人用人成本;对本单位或本系统有合适人选且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竞争性选拔,实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对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或专业性较强的干部,可在全市或较大范围内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三是破解“唯龄取人”的问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关系着事业的长远发展,但不能以年龄划线,特别是在基层,更不能搞年龄层层递减。建立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分析制度,通过定期分析、动态调整、合理搭配,保持领导班子的老中青梯次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年龄层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作者系中共北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