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陕西留坝:畅听群众“牢骚话”唱响服务“好声音”

2013年12月02日10: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针对农村基层矛盾多、发展瓶颈多、利益诉求多这一特点,留坝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探索推行“院坝说事会”制度,搭建群众问事、评事,党员干部理事、办事的协商对话平台,有效畅通了民意渠道,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使群众难有人帮、策有人纳、气有处泄、力有处聚,干群拧成一股绳,走出一条共谋发展的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1、“三必说”,丰富说事内容。解决“群众需要什么、群众质疑什么、党员干部该干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推行“院坝说事会”的初衷。为确保说事内容其涵盖农村各个方面按照“三必说”要求确定说事内容。一是近期热点焦点事必说,全县确定1100余名村干部、镇包村干部、县驻村干部为“说事会民情收集员”, 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村组农户,走访村党员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收集群众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意见建议,经梳理后分村分层面确定为每场院坝说事会专题内容。二是群众疑虑必说,说事会给予群众充分的发言权,引导群众有事说事,有事话事,说困难事、说不满事、说发展事、说忧愁事,倾听群众心声,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与群众坦诚相见,现场答复各种质疑。三是重大事项必说,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困难、产业项目发展、惠民政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事业等事项必须拿到院坝说事会上与群众讨论商定,形成共识,凝聚和力,落实办理。同时,结合群众愿望,联系卫生、农业、政法、民政等涉农部门,将惠民政策宣讲、科普知识宣传、农业技术服务、法律援助等内容融入院坝说事会范畴,使其内容丰富多样,更加紧贴群众需要,不枯燥、不空洞,在探讨中宣传政策,沟通情况,增进理解,融洽关系。

2、“五步法”规范运行程序。为确保院坝说事会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按照“五步法”规范了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运行办理程序。一是定期定时说事,各村每月固定一天时间,由镇主要领导带队,协同相关镇村干部,定期深入村组、农户院落说事话事。二是平等交流议事,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必须当场答复,对能够现场解决的立即办理;对涉及面大、情况复杂的问题,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承诺办结时限。对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理、情的诉求做好引导和解释,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三是规范高效理事。对院坝说事会上群众提出的诉求、建议、议事决议详细记录,并由指派专人进行梳理和分类,呈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办。四是真心诚意办事,根据说事会上讨论的解决方案依据工作职责,指定一名镇领导牵头,相关镇、村干部协助办理,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工作要求。五是跟踪问效评事。建立说事议题反馈、结果公示等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每次院坝说事会上公布上次议题办理的进展情况,接收村民、群众及当事人的评议。

3、“四连单”夯实责任体系。各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将“院坝说事会”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半年进行一次考核通报。每周由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走访问询的基础上,结合当月说事会内容详实填写《院坝说事会民情收集单》;经镇党政办汇总分类后,根据镇村干部职责填写《院坝说事会分类汇总批办单》将群众提议事项限定办理时限,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办理完成后由承办人在说事会上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并由当事人在《院坝说事会群众反馈评价单》上评价打分;根据群众反馈评价意见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将《院坝说事会考核单》进行公示,对群众满意度超过95%的承办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群众满意度低于80%的承办人进行相应处罚。“院坝说事会”制度推行以来,参与群众达14300余人次,共收集到各类民情意见994件,办结869件,办结率达87.4%,回访群众满意率达93.2%。”

二、主要成效

1、变群众上找为干部下问。一是畅通了党员干部听取民声渠道。“院坝说事会”制度倒逼基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最真实的心声和想法。让群众定点说、定期说、敞开说,使群众有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心声的平台,参与村民即能畅所欲言,还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了群众参政、议事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干部问事”的形式,达到了问群众反映的事,把原因摸清,问纳入办理的事,把群众的要求摸清,问分管的事,把责任弄清的目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三是消除了误解,凝了聚力量。院坝说事会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问题、解“疙瘩”,村民有生活困难、有矛盾纠纷、有促进发展稳定的好建议,都可以去“说”,释放了民怨,凝聚了民智。

2、变领导拍板为共同商讨。协商对话是增强党群关系、增强互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多征求群众意见、多协商对话,是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在院坝说事会“说”的过程中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群众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主动建言献策,使问题解决的主体力量变成群众。通过“说事会”这种形式使镇村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变村民的事由领导拍板说了算,为大家共同商议如何办。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在干部和群众之间形成了“一人说事、大家献计、迅速落实”的良好互动格局。

3、变干部“唯上”为对下负责。每季度的“定期评事”,促使解决群众问题更加优质高效,有力的鞭策了个别“不干事、不作为、不民主、不廉洁”的党员干部。干部办事责任时限明确,办理措施、办理结果等要在说事会上接受群众评议,必须抓紧时间“及时办事”,办结后要让当事人签注意见,要在村务公开栏上予以通报、公示,真正做到干部办事效果、办事能力由群众说了算。群众满意率作为干部个人年终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镇、村干部不但要对上负责,更要群众负责。

三、几点启示

1、走实群众路线必须听群众说实话。时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时经常遭遇“真话困境”、“零意见”尴尬。听群众说实话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联系群众方面的有利因素;应敞开胸襟不怕听批评的话,不怕听刺耳的话,不怕被群众误解,让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作到闻者足戒;应搭建群众说真话,干部实干事的平台,才能真正走实群众路线。在火烧店中西沟村的说事会上村民黄永志向镇领导质问:“我们四组的堰渠到处漏水,原来的27亩水田,现在都成了旱地,靠公路边一组的堰渠却修的规规正正,你们是不是只搞面子工程?”镇长罗平当即解释“你们组的灌溉面积只有27亩,但堰渠却要修1.2公里,达不到水利工程立项标准,镇上曾请来县水工队做过预算最少要花6万多元,镇上实在挤不出这笔钱,我有个提议镇上出50吨水泥,村上管饭,你们组上义务投劳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看咋样?”在场一组的村民表态,只要镇上出水泥,不用村上管饭,投劳没问题……直面群众,不但消解了群众的不满意,而且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2、走实群众路线必须善于引导和发动群众。农村基层干部所做的工作,很多是落实惠农利民政策,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在具体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往往以“救世主”自居,不善于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甚至为了按时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而硬干蛮干,引发出群众的抵触情绪。修通村道路是镇村干部都头痛的任务,经常因为占几分地、砍一棵树、拆一间房赔偿达不成一致,造成干部群众矛盾激化。武关驿镇武上路的修建涉及三个村500余户切身利益,需拆迁房屋29间占地50余亩,在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逐村逐组召开院坝说事会,和群众共同讨论修路为了谁、路该怎样修、项目资金不足怎么办?通过扎实有效的做群众工作,建设过程中群众主动拆掉自已的房子、砍倒经济林木,不但没有一户群众接收镇、村给予的赔偿款,反而义务投工投劳,并捐资21.58万,用于工程建设。

3、走实群众路线必须建立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走实群众路线,必须从工作机制上做到接地气、听民生、解民忧, 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虚心向群众请教,汲取群众智慧。院坝说事会的推行促使基层干部工作方式由“教育管理”变为“倾听关爱”,由“推诿拖延”变为“联动高效”, 由“死板集中”为变“灵活机动”。引导基层干部面对面,实打实地用真心贴近群众、爱心帮助群众、诚心服务群众、馨心感化群众,听民声、察民情、消民怨、解民忧、办民事,于情于理、于理于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宽容谅解、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发家致富”农村管理新模式。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公信力,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闫妍)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