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 刘 禾
2013年10月22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扫一扫”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关于活动进展的数字化成效倾向开始在一些地方出现。比如,有的地方称要求减少或者压缩了多少本基层工作台账,有的单位称下放或者取消了多少行政审批事项,有的部门称建立健全了多少项有关方面的制度,有的地方甚至对领导干部下基层次数时间作出规定。
诚然,透过这些数字成效,能够看出一些地方或者单位在转变作风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些数字也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但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在于反“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重点在于强化主观改造,改进作风的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有数字成效,并不代表活动必然有成效。笔者以为,对于活动过程中的“数字秀”,保持警惕是必要的。
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面对数字成效,应该坚守一种理性认识。衡量工作实效,不但要标明事项增减了哪些、增减了多少,更要明确这些事项为什么增减,增减的效果如何。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真正查摆不足、找准差距,群众监督才有明确的方向,教育实践活动才不至于出现为了改变而改变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评判教育实践活动最终成效的标尺是群众的口碑和评价,活动是否取得实效,应当交由群众来评判。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22日 18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