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4日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几年前,由于本地有的企业破产,党组织随之撤销而产生了不少流动党员,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失业职工临时党支部。多年来,由于部分党员或是流动到外地,或是多次变更住址和电话,已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无法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即便通过与原单位知情人员联系、到公安部门户籍科查询等方式与其取得联系,他们大多也认为自己已“边缘化”,没什么“干头”与“奔头”,从而滋生懈怠散漫情绪,只是写写笔记走走过场,交个党费一走了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我认为,应当给流动党员建一个温暖的“家”,让其既能安“身”,更能暖“心”。一是理顺组织关系安“身”。对于流向外地的党员,要联系流入地党组织,让其就近转入所在地党组织;对于在本地的流动党员,有就业单位的编入单位党组织,无单位的编入其所在社区(村)党组织,这样既便于加强管理,又便于其参加组织生活。同时,成立流动党员之家、农民工党员服务中心等,为流动党员提供教育、咨询、文娱等服务,使其有“归属感”。二是活化教育形式暖“心”。安排专人进行“1+1”结对帮扶,与其进行党性意识、宗旨观念等方面的谈心谈话,使其打开心结、敞开心门,融入当地组织生活;让流动党员参与当地建设或日常管理工作,对于优秀党员要给予激励,激发其建功立业的热情与干劲;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可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建立“网上流动党员之家”,使其在网上享有发展党员表决、党内事务决策、参加教育培训的权利,随时随地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山东寿光 王 斌
栏目信箱:rmrbdylx@126.com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4日 17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