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的群众路线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生动实践及启示

宋 涛

2013年09月23日16: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起来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80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党早期领导人,在井冈山和苏区革命斗争中,身体力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回顾这一时期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对于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基础和前提。树立群众观点,就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眼里有群众、心里想群众,认真了解群众、充分尊重群众。

1927年秋,毛泽东同志在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途中说: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一定要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上山以后即颁布了六条纪律,即“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其中,上门板、捆稻草两条直接来自群众。当时有群众反映,红军在当地驻扎后,在归还群众的门板时由于没有记号,经常搞错,东家的还到了西家;铺完的稻草四散一地,群众还得收拾。毛泽东知道后便明确提出加上了“上门板、捆稻草”的要求。这六条,实在具体地规定了红军与群众交往中的纪律要求,充分尊重了根据地群众的感受,维护了根据地群众的利益,展示了朴素的群众观点。

192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起草的红四军党代会决议中指出,“红军打仗不是为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政权,离开了这些,就没有打仗的意义”。1933年6月,蒋介石在南昌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革命根据地周围普遍建筑碉堡,作为第五次“围剿”的新军事策略。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掩护革命的群众。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国。”进一步肯定了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始终代表群众利益。忠实代表群众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代表群众利益就要时刻装着群众的冷暖温饱,认真落实群众的愿望期盼,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

我们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力量那么弱小、条件那么艰苦,在开展军事斗争、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同时,仍然不忘关心群众,努力帮助根据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后,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土豪、分田地”。1928年8月,井冈山地区开始土地革命,每人分得了3亩土地、600斤稻谷。井冈山地区的人民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井冈山立足之后,立即颁布实施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把当地土豪的土地无偿分给了根据地老表,使他们开天辟地第一次真正成为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从根本上翻了身。

对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毛泽东同志非常关心,他指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结束时发表的结论中,告诫所有苏维埃政府领导同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他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当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考虑之细、之具体,发人深省,振聋发聩。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发表这篇讲话时,正值国民党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天上飞机狂轰滥炸,地上敌军围追堵截。大敌当前,他仍然提出关心群众生活问题,足见他对群众利益的重视和关心。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井冈山和苏区革命斗争时期,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之中,建立在冷暖相知、休戚相关的真挚感情之上。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江西,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和苏区工作的艰苦环境下,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进行了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等社会调查。这是他一生中所做的时间最为集中、对象最为底层、座谈最为深入、内容最为丰富、材料最为翔实、文字最为生动的群众调查。通过这些调查,加深了对农村农民的了解认识,也与井冈山和苏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同时为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帮助瑞金沙洲坝群众解决饮水困难,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领军民挖“红井”。他还带领工作人员和红军战士和群众一起修了“红军桥”,不仅架起了方便群众的桥梁,更架起了联系群众的纽带。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红军领导人带头参加礼拜六义务劳动,带头下田帮助农民插秧收稻、车水抗旱,同群众一道帮红军家属锄草、种菜、挑水。1928年10月,由于国民党封锁,井冈山地区食盐奇缺。朱德同志率领红二十八团在碧周村开展工作,发现一位老人因缺盐患病全身浮肿,就派通讯员给送去一包硝盐。他说,我们红军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倡导和示范下,井冈山和苏区革命斗争时期,我党各级领导和苏区广大干部,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坚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赣东北苏区政府建立的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制度和巡视制度规定,“各级苏维埃要以三分之二的人经常出去巡视,三分之一的人留机关负责全部领导工作”。这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雏形。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紧紧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事业的辉煌。井冈山和苏区革命斗争时期,人民群众对革命斗争的无私奉献,是我党我军无尽的力量源泉。

1934年1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强调:“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在毛泽东等我党早期领导人的倡导影响和具体实践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紧紧依靠井冈山和苏区群众,赢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斗争的胜利。

中央苏区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为革命无私奉献,把一切力量都给予了革命战争。赣南苏区为主力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兵源。这一时期,赣南苏区总人口约241万人,其中参加红军的人数共33.1万。兴国县总人口231826人,参加红军55000人,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扛起枪杆参加了革命斗争。红军每次作战,苏区人民都要组织各种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洗衣队、慰劳队等,为红军运送弹药、粮食,抢救伤员,慰问部队,帮助红军修筑工事、侦探敌情。1932年8月、9月间,红军发动宜乐崇战役,宁都县动员长短夫子14000多人参战支前。这年10月兴国县全县16个区支前群众达24361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可以说,没有苏区群众的倾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就没有苏区革命斗争的胜利和苏区政权的建立。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历史发展充分表明,只有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体察人民群众疾苦,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抚今追昔,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6月18日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