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基层好干部:当家人“蔡老根儿”

——记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望峪村党总支书记蔡德宽

吴永哲

2013年08月23日10:44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基层好干部:当家人“蔡老根儿”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望峪村党总支书记蔡德宽。

从山海关古城西行,由102国道迤逦北向,穿过两边繁茂的樱桃园,燕山深处,石河岸边,顺着一条山沟东望,两片漂亮的别墅式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列南北两坡,犹如一只扇动着翅膀的巨大“彩蝶”——— 这就是山海关区石河镇望峪村刚刚落成的新民居。

初秋天气,暑热渐消,坡底旧村里72岁的杨大娘收拾着旧家当,准备近两天就搬进北坡的新居。“到了这把年纪,还能和乡亲们一道搬到干干净净的楼房里享清福,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啊。咱心里可给德宽他们记着功呐!”

说起蔡德宽,望峪村老少938口人,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感念在心。是他,力排众议关闭石矿恢复生态搞山村旅游,把一个偏僻的小村建成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是他,带领5村百姓兴产业闯市场,几年间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千元增长到1.2万元;是他,探索“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管理规范”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新模式,让散居在沟沟岔岔里的241户村民即将搬进崭新舒适、生态宜居的别墅式新民居……

作为一名党员,如果乡亲们还过着灰头土脸的日子,一个人即使富到流油,也风光不到哪儿去。只有带上大伙儿一块儿过上好生活,心里才能平安、自在。

望峪村,得名于望峪山庄。望峪山庄在开发旅游之前,不过是燕山脚下、石河水库边角地带一个叫“新建村”的籍籍无名的小村落,村民世代过着贫穷的日子。

上世纪90年代初,30多岁、血气方刚的蔡德宽和两名村民走出这座山村。几年后,他有了一支30多人的建筑施工队,在城里买了楼房,开上了轿车,成为山村人人羡慕的“首富”。1999年底,当时的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和一些村民找到蔡德宽,希望他回村带领村民致富。

回去,一年就会白白损失十几万的收入;不回吧,对不起乡亲们那期盼的眼神。左思右想之后,蔡德宽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乡亲们过着灰头土脸的日子,你一个人即使富到流油,也风光不到哪儿去;只有带上大伙一块儿过上好生活,心里才能平安、自在。

于是,他毅然解散了建筑队,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2000年,村委会换届改选,蔡德宽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当年9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经过几年在外摸爬滚打的蔡德宽,重新打量着新建村:小村群山环抱,植被丰茂,又毗邻风景秀丽的燕塞湖,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上佳之选;而与此相悖的是,村里开办的一处采石场整天炮声隆隆,吓跑了鸟兽不说,青翠的山体也被挖得如同癣疥,不堪入目。

“用村里原本美好的环境和子孙后代的饭碗,换来一年区区3万块钱,不值!”蔡德宽与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关闭采石场和两个小石材厂。随后,他反复召开支委会、村委会和村民大会,谈旅游开发设想,讲合力脱贫道理;多次奔走于区、镇,与各级领导交流想法,争取支持;自掏腰包赴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取经。

第二年春天,在区、镇帮助下,村里确定了“开发资源,引进联合,规模种植,发展旅游”的新思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村东开发山形秀美、林木葱茏的九纹山,修建了“九纹山观光”、“南天门探险”两条进山线路;在村北平整河滩,修桥铺路,形成了以绿地、花园、观景台,小桥、流水、农家饭为主的“农家乐”;在村西建成板栗种植园和大樱桃采摘园;村里建立垃圾定期清扫制度,设立20个封闭垃圾桶,消灭卫生死角,改造旱厕,修建沼气池……

2002年“五一”黄金周,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个挂着“望峪山庄”牌匾的山村景区。“望峪”是什么意思?蔡德宽给出解释:望,表示盼望、期望;峪,谐音富裕的“裕”。意思是,这里的乡亲们盼望过上富足、文明的小康生活。

当年,望峪山庄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集体由过去的负债5万元转而收入60万元,往年烂在山坡地头的干鲜果品以及蘑菇、中草药等土特产和自制工艺品,不出家门便卖上了好价钱。世居深山的新建村百姓,开始迈向期盼已久的富裕生活。蔡德宽也因此有了一个亲切的绰号:蔡老根儿。

“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空怀雄心壮志,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只有不断地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会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抓得更准。”

在石河镇,新建村、外峪村、上沟村、下沟村和长桥店村由于同处深山区,同样欠发达,人们习惯上统称之为“北五村”。而地处最北端、也最不起眼的新建村因搞“农家乐”竟然脱颖而出,这让其他各村羡慕不已,也让他们纳闷儿:这蔡老根儿哪儿来的这么大本领?

蔡德宽的回答是:“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空怀雄心壮志,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只有不断地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会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抓得更准。”

在确定搞生态旅游之后,蔡德宽曾请教过一位旅游专家,人家告诉他:从概率讲,一个人能将信息传播给47个人,47个人中会有12个人来旅游。他记住了这一点,回来讲给村民听,并动员村民到城里去,把亲戚、朋友请来,吃上一餐农家饭。他还带着村里的老太太、小媳妇到北戴河、山海关等景点扭秧歌,打出“到望峪山庄旅游不要钱”的横幅吸引游人。结果,没花一分钱广告费,仅靠人际传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说关闭采矿场,搞生态旅游吧。你采矿破坏了环境不说,只能越采越少,受益的也就几个人;搞生态旅游不光保护了环境,而且依托好的环境开饭店,开旅馆,全村男女老少都有了营生。老蔡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谈起蔡德宽的思路,原下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现年51岁的望峪村村委会主任刘万山打心眼里佩服。“望峪山庄”不仅成就了自身的火爆,也带火了从山海关到山庄之间沿线各村的大樱桃采摘游,形成了一条绵延几公里的生态旅游长廊。

在村民们渴望发展的呼声里,根据山海关区委、区政府“联村共建、拆旧建新、产业同步、配套改革”的发展思路,2007年4月,北五村党支部联合组建成立望峪山庄党总支,蔡德宽任党总支书记;2011年11月,五个行政村经批准正式合并,更名为“望峪村”。

十多年一路走来,蔡德宽养成了一种习惯:抓空隙挤时间读书、看报,研读党和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外出考察、学习,不忘向专家、学者请教;具体实践中以自己的理解予以灵活应用。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班子成员切磋、交流,进而形成了望峪村党员干部的定期学习制度。“这样做,既丰富、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也利于班子成员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共识。”蔡德宽说。

在规划望峪村发展蓝图问题上,蔡德宽就明确提出,要把编制高水平规划作为开发建设的龙头和基础。为此,他们邀请各层级领导、各方专家及相关部门一道勘查选址,经过6次不同层次的研讨、论证,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由具有甲A级设计资质的河北农大城乡建设学院编制完成了《北五村综合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体系规划》,明确了打造“民俗生态区、山水景观区、农业体验区和新村住宅区”四位一体的主框架,既融入了科技创新元素,又体现田园生活情趣,使得该规划方案荣获全省农村新民居示范村规划一等奖,为望峪村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山村风情小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只有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基层党组织才有战斗力和号召力。”

“原来村民们叫我‘蔡老根儿’,如今也有人称呼我‘蔡老抠儿’。”在望峪村“新民居建设展室”里,蔡德宽一边向笔者解说一项项制度建设情况,一边感慨:“在一部分人看来,我过于精打细算,不近人情;而在大多数村民看来,我坚持原则,不谋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不拿村民的整体利益做各种交换。”

村民们记得:当初是蔡德宽将自己城里的房产做抵押,贷款35万元,新建村才建成了308亩“大板栗种植园”和50亩“大樱桃采摘园”。

村民们记得: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山村通讯落后的面貌,蔡德宽不顾家人的不解,把移动基站建在自家的承包田里,为游客的到来提供良好的通讯条件。

村民们清楚:回村十几年来,蔡德宽开着自家车为村里不停奔忙,对外联络,从未在村集体报销过一次燃油费和通讯费……

“瓜田李下,尤其需要自守分际。你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只有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基层党组织才有战斗力和号召力。”蔡德宽说。

望峪村新民居建设之初,蔡德宽的两位近亲属几次登门希望能签下施工单子,分一杯羹。但他坚持利益回避,终致两家亲戚与他反目。这件事情让蔡德宽和村两委成员更加清楚地看到:严守公私分际,是新民居建设成败的关键。

为此,村里成立了由51名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决策机构,凡新民居建设中地上附着物清偿、占地补偿、工程委托施工、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项,都提交该机构集体讨论决定。他们还请山海关区纪检、检察机关介入,在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了“新民居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在望峪村,我可以监督别人,但谁来有效监督我?完全靠自律,不行。”蔡德宽说,说到底,两个机构都是针对他自己设立的。这种双重监督既能给百姓一个明白,也能确保自己一个清白。

望峪山庄广场上有一座“清风文化园”,处于核心位置的“清风亭”内,悬挂着一口铸有8个篆体“廉”字的大钟。“清风亭”的两侧分别坐落着海瑞、于谦、戚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古今清廉人物的汉白玉塑像。正面一本摊开的黑色大理石“书本”上,毛泽东手写体的“两个务必”熠熠闪光。这时刻提醒蔡德宽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越是事业红火之际,越需要自警:举事“洁”为首,动念“廉”当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