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党员来信:“平时培”才能避免“临时凑”

2013年08月13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前段时间,与大学同学闲聊,他说,现在的年轻干部有身好本事不如有条好命:前年换届时,县里有个年轻女干部,9月份刚考选了副科,12月份就当上了政协副主席。无独有偶,近期,在一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座谈会上,某位组织部长深有感触地说:眼下,平时调整往往是“保程序不保人”,换届调整“保结构不保人”,岗位是“粥多僧少”,提几个年轻的,老点的乡镇党委书记就提不起来了,总感觉不好交待,私底下经常会听到一些“小情绪”。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把“差不多”的年轻干部被拉来“凑结构”,火速升职,一些老资格干部不服气,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地方在年轻干部日常培养上种“懒田”,平时不烧香,不注重给年轻干部搭平台、压担子,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就拿不出厚重的成绩单和过硬的素质,只能“矮子里拔将军”。简单地“凑结构”,容易滋生一种思想误区: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只要个人不出事,即使乏善可陈,也能步步高升。因为他们一步快、步步快,下次算结构的时候,还是他们。

  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是一种潜绩。只有顶住压力,量体裁衣,敢于善于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及时选拔到匹配岗位上,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有人曾经算过,如果从乡镇办事员开始干起,即使一路踩着点,从科员到股级干部,再到副科级干部,一步步到乡镇长、党委书记,然后到县里、市里的领导班子成员,这一路走下来要40年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培养出有基层工作经验的60岁省委书记太难了。要在年轻干部日常培养上多“施肥”,储备一大批梯次合理的好苗子,才不会用时方恨少。可以采取“上挂、下派、外转、内轮”的办法,组织年轻干部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接受锻炼,让经验丰富的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子”,帮助他们提升“实践学历”。

  山东潍坊 岳光东

  栏目邮箱:rmrbdylx@126.com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13日 17 版)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