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专家视线)

选拔年轻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刘旭涛

2013年08月13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段时间来,一些地方加大了对年轻干部选拔的力度,其中有的选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关注甚至争议。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只要继续加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透明度和回应度,及时作出合理合规的说明解释,争议其实并不难化解。但确也有一部分质疑声反映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亟待进一步的创新与探索。具体来说,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关系一:处理好“破格”选拔与“依法依规”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主要依据的是《干部选任条例》、《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根据这些规定,干部晋升要求一步一个台阶走,但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严格走完这些台阶,即便中间没有停顿,恐怕到了较高的领导岗位也难以做到“年轻化”了。虽然在这些规定中也有“特别优秀的,可以越级提拔”的例外条款,但如果这种“例外”现象经常出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关系二:处理好“小步快走”与“正确政绩观”之间的关系。

  干部年轻化就需要小步快走,多轮岗、多交流、多积累经验,但如果在每个岗位上仅停留2年左右时间,那么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寻找“短”、“平”、“快”的项目就容易成为很多年轻干部的自然选择。而中央所倡导的正确政绩观恰恰需要一定的战略期,应该是一种长远的政绩,甚至是潜在的政绩。

  关系三:处理好“年龄杠杠”与“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之间的关系。

  目前,很多地方为了实现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在领导班子成员中规定了年龄、学历等硬指标要求。这种做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织部门选人的视野,在一些基层、偏远地区,能找到符合这种年龄杠杠、学历杠杠的人就已不太容易,如果还要目标人选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丰富的基层经验等条件,现实难度较大。

  关系四:处理好“空降干部”与“基层干部”发展空间之间的关系。

  年轻干部要成长,就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其实,我们说是要从基层选拔,但事实上不少年轻干部是“被基层”,先放到下面,然后再从基层往上选拔。这种“先空降、再提拔”的方式,无疑挤占了“土生土长”基层干部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些基层干部对“空降干部”有意见的一个原因。

  上述现实难题反映出我国现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更积极有效地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应重视干部人事分类制度。不同类别的干部有不同的职业价值取向、不同的从业标准、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这也是很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比如,开放选任制官员队伍,通过选举或任命,不走体制内部的逐级晋升通道,也就不存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更不存在“年龄纠结”的问题;再如,常任制公务员走职业化道路,与教师、医生等职业相类似,职级由从业经历、专业水平、管理能力、绩效考核等因素决定,吃的是“专业饭”,因此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官大官小”的攀比问题。当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可能照搬照套他国经验。但这些问题,值得进行充分讨论,并在一些地方进行相关的试点与探索。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13日 17 版)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