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 兵
2013年08月06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昆山‘做官’压力大,做纳税人很舒服,做老百姓更幸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昆山市国税局纪检组长朱向阳感慨地说。去年下半年刚调到昆山的他,如今已深切地感受到昆山机关单位工作节奏之快、服务群众压力之大。
据朱向阳介绍,资源禀赋匮乏的昆山,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是苏州6县排名垫底的“小六子”。在上级领导和昆山人自己的心目中,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奋斗,崛起为全国百强县之首,闻名海内外的“昆山服务”是造就辉煌的最大资源。
骄人的发展成就只能代表过去。眼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昆山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只有继续走好群众路线,才能使党建工作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群众的想法有人听,群众的困难有人帮,群众的生活有质量,群众对未来有希望。”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的这句体会,通俗而实在。
权力意识淡出 服务群众唱响
近日,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徐红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不久前,昆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接到一宗群众投诉,投诉对象是设在市车管所的公共服务分中心,原因是群众中午去该中心办事,却被自称下班的工作人员关在了门外,群众反映为何在炎炎夏日不能到大厅里去吹吹空调?
对此,市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立即启动回应机制,不仅明确了向办事群众敞开纳凉大门的规定,还从调查中进一步发现深层问题——部分临时工因为待遇偏低而产生情绪。在全面提高临时工工资待遇的同时,将工作绩效与收入紧密挂钩,彻底根治了办事人员压力不足、动力也不足的隐患。“近一个季度以来,原来投诉最多的车管所分中心,一起投诉都没有了。”徐红开心地说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昆山不习惯停留于被动地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而是积极剖析问题的深层症结,主动解决尚未暴露的工作薄弱环节,提前做到举一反三、一劳永逸,这也成为党员干部从权力意识向服务群众全面转型的醒目标志。
在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军看来,坚持走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道路,是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组对全体党员和员工的严格要求,也是昆山各级、各部门党组织的优良传统。
围绕有“坚强有力的服务群众核心”、“本领过硬的服务群众队伍”,昆山当下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更加凸显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机关单位强化为群众服务理念的主体作用。
如今,昆山的党组织延伸到哪里,贴心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在机关单位,按照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关爱型“五型”标准选配党组织书记;在农村和社区,实施“领头雁”工程,400多名在职大学生村官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在非公有制企业,实施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履职激励保障机制,储备了600多名党务后备干部,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后备军。
“当以民为天的为群众服务意识潜移默化融入血脉,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作风就像呼吸一般自然。”杨军说。
行政效率提速 服务品牌涌现
正如朱向阳所感受到的,昆山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人员的工作很“苦”。昆山市国税系统面向的纳税人高达8万多,而国税局员工不过区区200多人。在事多人少的情形下,昆山市国税局却不停地给自己“找麻烦”。
一般地区出口退税是两个月左右办理一次,而国税局做到“一月两返”;小规模纳税人的所得税、增值税原本是“一月一报”,国税局创新模式变为“一季一报”。
一加一减之间,国税部门工作量陡增,而纳税人却多了方便、少了麻烦。这得益于昆山对职能机关的党组织实施乡镇属地管理,组织生活离基层和企业更近,更懂得基层和企业的冷暖,更知道如何为基层和企业分忧解愁。
“满意无终点、服务无止境”,工作不断提速才能体现为群众服务的不断提效。多年来,昆山一直秉持服务群众意识,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记者了解到,昆山行政服务中心已先后进行了10次大提速,将162项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再次压缩承诺时限,从原来平均19.6天缩短为现在的6.03天。
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把先进部门的突出表现推广到全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大气候”。截至目前,全市已命名表彰机关服务品牌42个、星级服务品牌31个。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86个机关部门与86个社区、94个行政村、183个企业及项目结对,统筹共建,共同发展。
先进就是方向,榜样就是力量,昆山“机关服务品牌”工程的推进,有效地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关作风的改进,这也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有效践行。
让群众做评判 让服务成永恒
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态度和能力,要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要反映为人民的满意度,这个宗旨生动地演绎为昆山今年作风和效能建设的主题——让人民的笑容更加灿烂。
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笑容更加灿烂,昆山市已出台《关于实施民生幸福“五有”工程的意见》,列出65项具体指标,对全市各级各部门作出精确的工作部署,确保老百姓过上“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优质生活。
而为了实现老百姓畅享“五有”生活,昆山正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访三解三促”(走访基层企业、走访基层组织、走访基层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合、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千名干部访万家”、“解决问题月”、“党员关爱行动月”等专项活动,构建出“心连心、零距离、常态化”的系统化联系服务机制。
在各级党组织的有力推动下,昆山富民增收长效机制日趋完善,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30元,收入差距缩小到1.71∶1,为全国最低。在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保障方面,昆山不断推动城乡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并轨,在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均等化服务为目标的改革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城乡社会管理扎实推进,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完善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等六大服务功能,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单位到非公企业,从经济发展到民生工程,从本地居民到前来务工的“新昆山人”,党组织的红旗无处不在,贴心的服务无处不在,“群众的想法有人听,群众的困难有人帮,群众的生活有质量,群众对未来有希望”,在这里得到了真真切切的体现。
最近,昆山委托上海一家大型信息咨询公司作“第三方民调”,面向普通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全市各区镇、各部门干部的勤廉满意度进行民意测评,受访的民众和企业对昆山党政机关的作风和效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通过民意调查,也发现我们在亲民亲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方面还要下更多的苦功,要切实改变对某些工作‘一事一议’的状况,大力推进社会监督的制度化、常态化。”管爱国“报忧不报喜”地表示,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验为动力,昆山广大党员干部将继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朝着更高水平再努力。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06日 18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