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话说“三五年干部”  

晚 成
2013年08月02日11: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现在,有一种说法在县区干部中有一定市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言下之意是,地方官员换得勤,有无政绩,是否升迁,三五年即见分晓。

然而,这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由于只做“三五年”打算,“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是常有的事。“各领风骚三五年,哪管身后浪滔天”,成为个别县区干部的思维方式。我们暂且把这类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的干部称为“三五年干部”。

怎样看待脑袋上的帽子,屁股下的位子,脚板下的路子?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里面有事业观、政绩观,也有价值观、人生观,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是公与私。“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是个别“三五年干部”的真实写照。眼中只有自己的利害得失,就很难一心一意谋地方发展。有的党员干部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有的胡乱拍板,有的甚至假公济私、贪污腐败。身为领导干部,履职要有公心,办事要讲公道,如此,才能襟怀坦荡,担当重任。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心,未必都能政绩显赫,但只要是做了对人民有益的工作,就一定会赢得人们的赞许。

二是权与责。有的“三五年干部”自视过高,权力欲强。手中有一定权力,并不表示你可以拥有特权,可以颐指气使;更不表示你比别人高明,可以“拍脑门”决策。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有了这份责任感,才会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才有“欲为圣朝除弊事,敢将衰朽惜残年”的敬业情。

三是人与我。“三五年干部”往往有强烈的政绩冲动。想干事,是好事。但干事要讲科学、讲实际。有的“三五年干部”为了出政绩,视前人的决策为累赘。今天你抓工业项目,明天我抓文化产业,今天你拓建南城,明天我开辟新区,凡事都有“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事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但无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割断事业发展的连续性,“新思路”就容易变成“瞎折腾”。

四是“大我”与“小我”。心浮气躁,很难找到工作乐趣。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立志成就大事业,才能为社会做出大贡献,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向往“大我”,立志做大事,有助于我们脱离低级趣味,提升人生境界,达成大自在,收获大幸福。俗话说,“钱多钱少,没完没了,官大官小,都有烦恼”,一个人如果总盯着名与利,必然就有没完没了的烦恼。放下小我、小追求,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成就大事业,这才是为政的正途。

政息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是否“风骚”,公道自在人心;何必“三五年”,但求不负于民,无愧于心。 

(《新湘评论》2013年第13期) 

《新湘评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信息联播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