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偏居一隅的南阳堡乡行医26载;他同父亲和妻子都曾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奖;他还连续五年荣获广平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些信息足以触动我们的感觉神经,引发我的采访兴趣,在三月里的一天,我来到了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乡,去探访这位乡直机关党支部书记、乡村医生孙志宇。
杏林之家的传奇
南阳堡卫生院坐落在乡路旁,院内外干净整洁,在院门处白漆的墙面上书写着一排深红色的大字:大医精诚、健康至上、仁爱惠民、敬业尚新。进入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三层白色门诊楼,院子周围的一圈平房是住院室。与我想象的不同,卫生院里人来人往,上有七八十岁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有五六岁顽皮的孩童,楼里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等门类齐全。在内科诊室里,我见到了乡卫生院院长、乡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孙志宇。他正专心地为患者测量血压。见他忙碌,陪同人员便把我引到了院长室。
所谓院长室,摆设极为简单,一张普通的办公桌,桌后是一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医学方面和党支部建设方面的书籍。办公桌前有一张沙发,与办公桌一样上面落了一层灰尘。陪同人员急忙为我擦去沙发上的尘土,我禁不住问道:“孙院长平时不在这里办公吗?”陪同人员笑笑说:“孙院长是我们县著名的脑血管病医生,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除了开会之外,很少来院长室。”
不一会儿,孙志宇走了进来,他连声说抱歉:“一上午病人不断,实在没有时间到车站接你,让你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我一边表示理解,一边仔细观察着眼前的这位乡村医生。微胖的身子,宽阔的脸膛,身上透出一股质朴和忠厚,讲起话来更是显得直率。
我抬头看到了墙上悬挂的大照片,框上题有“吴仪副总理会见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并合影”的字样。我说:“我们就从这张照片聊起吧,听说您一家三人都曾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前不久您的妻子刘贵芳还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真是杏林之家,争奇斗妍,传奇不断啊。”
孙志宇听到“传奇”这个词,他乐了,他说道:“我的爷爷就是乡村赤脚医生,我父亲孙中华也是广平县著名的中医。1998年就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他也是我们乡直机关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父亲在30余年的行医生涯里,治愈了无数患者,他累计为贫困患者和卫生院垫付2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父亲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教我怎样做人,做一个合格的医生,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吴仪夸他“了不起”
采访前,我曾详细了解过孙志宇的基本情况,作为一个曾经的乡村赤脚医生,凭借拼劲和韧劲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我问他:“您没有念过全日制的医科大学,但却靠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这期间一定会经历一番艰难困苦吧?”
“我1985年开始从事乡村医生的工作,那时候没条件上大学,都是靠父亲口传面授。后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我深深感到,对于很多疑难病症,我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我必须要系统地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求。就这样开始刻苦地读书,我从中专考起,一步步地走到现在,如今已取得了本科文凭。临考试的那一阵子我除了在诊室看病,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书海里。那么多年,我几乎连电视都不看,真舍不得让夜深人静的时光白白流去。我早起晚睡,连续4个月从不间断,硬是把一本本‘天书’啃了下来,所考的医学教材几乎都能达到对答如流的程度。有一次,白天工作一天,晚上读书过度劳累,咳出了血,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我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在广平县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上,我看到这样一段关于孙志宇的介绍:“1993年起,孙志宇先后到邯郸妇幼医院、辽宁省友谊医院、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等名院细心学习,进修深造,他引进了新疗法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等专业技术,填补了广平县医疗史上的空白。”
提起这段经历,孙志宇颇有些自豪,他说:“2006年,我在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前,就已在《中国农村医学》《中国乡村医生》《临床乡村医生》《健康报》等报刊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当时连吴仪副总理对我的事迹都很赞赏,连夸我‘了不起’。我认为,一个人要不读书就不能上进。我2010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就自费订阅党报党刊,努力学习党的支部建设理论和业务知识,从头学起,认真实践,我订阅《党支部书记》杂志已有三个年头了。”说完,他还特意将三年的党报党刊翻检出来,我看到一些期刊上有的画上了红线,有的加上了批注,还有的被剪辑下来,编辑成册。
孙志宇用平和的语气追述着往事。故事里并没有令人震撼的场面,也没描绘宏大的愿景,更没有生死抉择的关键考验。一切都是那样细致入微、润物无声,那样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心态平静谦和,语气温暖体贴,行为朴实有力。孙志宇说:“我尝过苦日子的滋味,我的愿望就是让患者的痛苦少一些,再少一些。每当我帮助患者及家属渡过难关,心中就充满了幸福的感觉。多年来,我对军烈属、五保户、贫困户等病人,都是免费治疗。五保户没人照料,我就腾出卫生院的房间,分文不取。我舍不得为自己花钱,却舍得为病人贴钱。汶川地震,我带头捐款2000元。到县医院办事,看到血库告急,我挽起袖头就去献血,几年来,累计献血已达8000余毫升。我经常告诫同事们,我们是农民的医生,患者都是弱者,我们要多说些温暖的话,多办些温暖的事。为此,我率先取消了挂号费,并开展了‘三好一满意’活动,使服务上新台阶,也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
做医生良心要正
45岁的孙志宇由于多年行医济世的辛苦和乡村生活的清苦,脸上已经爬上了些许的皱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一些。在他身上,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种谦虚、真诚和任劳任怨的品格。看他如此辛苦,我也有些为他惋惜,脱口便问道:“有没有想过离开乡卫生院,到县城或更大空间去发展呢?”
“说实话,县卫生局领导几次找我谈过话,想把我调到县里医院或卫生局工作,甚至说具体单位由我选。但是我拒绝了局长的好意,我家算我儿子已四代在农村为医,从来也没想过离开农村这片土地。我要走了,谁给乡亲们看病呢?”说这话的时候,孙志宇依然显得平静如水。
孙志宇顺着话茬儿聊下去,他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最痛恨的就是在医疗领域还有腐败问题。当上院长之后,常有药商上门推销,无非就是让我进高价药,然后给回扣。对这样的人,我都会毫不留面子地全部拒绝。我总记得父亲那句话,‘做医生良心要正,责任心要强’。”
说完,孙志宇执意拉着我到药房去看看药价。我仔细地看着五排药柜,价格和药名都清楚地写在号牌上,最贵的药不过20多元,最便宜的药只有几角钱。
看管药房的张医生说:“孙院长对进药把关严格,他忠实地执行国家基本药品零差价的规定。有病人感冒发烧,孙院长诊断后,开的都是一些中草药,五六元就差不多了。他说靠卖贵药赚的钱,那是黑心钱。”
出了药房,我来到住院处,几个上了年岁的老人正在屋外晒太阳。我走过去问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孙院长对患者怎么样啊?”“孙院长好人哩,我是一个癌症患者,老伴和儿子都去世了,我也没有经济来源,刚到医院时是孙院长为我垫付了3000元医药费啊。现在,像我这样免费吃住在卫生院的还有5个人。我们都特别感激孙院长。大家都说遇到孙志宇这样的医生,是咱老百姓的福分啊。”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来之前,我还有一个重要的采访话题,就是要了解基层机关党支部建设情况。我很坦率地对孙志宇说:“过去多在农村和社区采访党支部书记,此行特别想了解乡直机关党支部建设情况和机关党支部书记的作用。”
孙志宇说:“机关支部书记压力和任务确实要比村里和社区支部书记少很多,但中医配药时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党支部虽小,但职责和功能却一样不能简化。我们乡直机关党支部主要负责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粮油公司、供销社、电力站等基层站所的党建工作,现在共有22名党员。日常的三会一课制度雷打不动。同时我还注意创新工作形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了‘查不足、纠问题、促创优’活动和‘让党旗在我手中更鲜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的主题活动是‘一名党员帮扶一个困难家庭’,重点是关注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让弱势群体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孙志宇接着说道:“作为党支部书记,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培养成党的新生力量。我经常不定期到各单位了解情况,三年中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名,其中已有5名同志被吸收为中共党员。这些年轻人经过培养逐步成长起来,有的得到了提拔,有的调到了其他岗位,看到自己培养的年轻人逐渐成长起来,走向四面八方,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情。”
晚饭时,孙志宇与我探讨最多的话题是卫生院未来的发展。孙志宇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想依靠国家新医改政策,建造一所集养老、医疗、休闲、健身“四位一体”的综合型养老福利院,让更多的孤寡老人免费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让他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