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幸福,就是让病人活得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上)

张骏
2013年07月22日09:13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6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著名普通外科专家黎介寿细心为群众义诊。新华社发(冯敬 摄)

【人物小传】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湖南浏阳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际上公认的 “全世界研究肠道时间最长、最有成就的人”,在国内首推“临床营养支持”疗法,打破了国际医疗界“残留小肠短于70厘米不能成活”的定论,领衔完成亚洲首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手术、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手术。2011年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黎介寿是国家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被表彰为全军培养人才先进个人,荣立过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

  8时30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大楼重症病房,一位白发苍苍、中等身材、国字脸上布满了老年斑的慈祥老者,认真倾听病人诉说病情,时而戴上眼镜,仔细查看病历和检查资料,不时回头与学生交流看法……

  此时一名复杂肠瘘患者肠液粪便外溢,空气中一股作呕的臭味,在场的医生护士都没戴口罩、手套,也没有一个人作出掩鼻、扇风的小动作。老者欣慰一笑:“这就对啦,不闻闻这种气味,怎么可能清楚感染情况?你要戴上手套,就不能拉近我们跟患者、家属的距离。”

  这名老者就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89岁的他仍每周上班6天,上班必坚持早晚查房。他研究了60多年肠道,完成手术21000多台。60多年来,他的想法始终简单: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守护。正如一位差点失去亲人的患者家属所说,从病人身上,我懂得幸福就是好好活着,从黎院士身上,我懂得了幸福是让别人活得好。

  “生命只有一次,医生更要爱护”

  “我是黎介寿,病人还有希望,赶紧送过来!”对常德青年刘炳炎和女朋友李立平来说,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了。

  2010年11月20日,刘炳炎和李立平正筹备婚礼,刘炳炎患上了急性胰腺炎。仅2天时间,胰腺脓肿、破裂出血、多次出现呼吸困难和休克症状,当地两所医院先后下发出12次病危通知。

  辗转中,他们打听到南京总医院黎介寿能治这个病。但胰腺炎患者转运时间不能太长、途中不能颠簸。正当李立平六神无主时,她突然接到黎介寿的电话。这个决定,是黎介寿长时间与湖南当地医院网上会诊后,慎重作出的。

  2011年1月25日,SOS国际救援飞机飞抵南京,黎介寿已等在重症病房门口。引流、血透、手术…… 一个个早已深思熟虑的治疗方案,紧张有序地展开。手术取得成功,5天后刘炳炎从昏迷中苏醒,48天后,他获得了新生。去年5月1日,两位年轻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很多病人都将南京总医院普外科当作 “最后一站”。这里收治的病人,70%以上从其他医院转诊过来,到这里已奄奄一息。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自己要珍惜生命,医生更要爱护,让它按照自然规律完成周期。”黎介寿说。

  “对得起自己的信仰,对得起这面旗帜”

  对生命的敬畏,源于黎介寿经历过的风雨飘摇年代。“日本人的飞机在头顶上轰炸,很多人颠沛流离,甚至失去生命。”

  因为生活拮据,怀揣工程师梦想的黎介寿接受了成为医生的现实,并爱上这份事业。也因此,当姐姐、姐夫发来电报,已订好去台湾的船票,要他和弟弟黎磊石赶到上海随母亲离开大陆时,正在“国民政府南京中央医院”当实习医生的黎介寿和弟弟,作出了抉择:“留下来”。对国民党统治早已失去信心的黎介寿,向往着新生的人民政府。

  南京解放前夜,伴着隆隆的炮声,滴酒不沾的兄弟二人打开一坛酒,谈了整整一个晚上。黎明就要来了!酒干天亮,秉性刚烈的弟弟把酒坛都摔了!第二天,当黎介寿见到睡在中山路上的子弟兵,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

  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还不是军人的黎介寿主动请战,先后两次参加志愿军医疗团,并担任战地医疗队副队长。在-40℃的严寒中,他与战友们一起,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没日没夜抢救伤员,荣立了他平生最为珍视的战功。

  “医生花很大的气力,救治的是一个人;而一个清明的政治,可以救治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从1949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79年加入党组织,30年间黎介寿先后写了27封入党申请书。1979年3月的一个春日,面对鲜红的党旗,55岁的黎介寿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当时,我对自己说,这辈子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信仰,对得起这面鲜红的旗帜……”

  “冷漠,是最大的敌人”

  在黎介寿眼里,作为一个党员,“要爱人民”,作为一个医生,“要爱病人”,“冷漠,是最大的敌人”。

  过年的时候,黎介寿给科里每个人发了一块糖:“大家不要说我小气,这个糖块很有意义。”原来,这是之前在他们那里做手术的广西瑶族女孩小雨欣的父母寄来的,因为家里穷,他们只有自家做的糖块。“大家尝尝,这是病人对我们的爱和期盼,很甜、很浓。”这种爱和期盼,他在大别山下放时曾经历过,缺衣少食的农民给他在碗底多加了个鸡蛋,令他至今难忘。

  尽管看过那么多生老病死,黎介寿还是很容易动感情。

  患有巨大肿瘤、多发性息肉和肠瘘、4年没吃一口饭的杜志伟让黎介寿动容了。杜志伟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当时已经瘦得不成人形的他,拉住黎介寿的手:“求您让我再吃一顿饭。”黎介寿深知,满足病人这个“小小要求”有多难,如果摘除被小肠缠绕的巨大肿瘤,病人很可能会下不了手术台。黎介寿却答应了。在对病人进行了8次胃肠道检查之后,他动手术将患者的两截小肠绕过肿瘤接了起来。

  小杜能吃饭了!黎介寿亲手将香喷喷的白米饭一勺一勺喂到小杜嘴里……两年后,杜志伟终因肿瘤不治去世。临终前,他念念不忘黎介寿,对家人说:“是黎爷爷让我多活了两年,再次尝到了饭菜的滋味,你们替我谢谢他。”

  “病人也需要有尊严。”黎介寿始终关注着病人的细节:看到患者家属为了省钱,晚上舍不得花钱住旅店,他叫人开放普外研究所会议室,让他们休息;看到医护人员为防止狂躁的患者拔掉插管,用绷带把病人“绑”在床上,他发明人性化的“约束带”;看到重症患者身上插管很多,他害怕医护人员会搞混淆,发明了专用彩色标识……

  去年12月,黎介寿为女孩小何做手术。每排便一次,黎介寿都会嘱咐大家注意保密。连续10多次移植排便,小何只知道自己在洗肠。一个保密约定,保护了一个女孩的自尊。几年来因嫌自己脏而没拍过照片的小何,临出院前用手机给自己拍了几张发给同学和朋友们,纯真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对待的是人,不是病”

  “哪里不舒服,先去做个检查。”这句话,去医院看过病的人几乎都会听到。黎介寿却极少用这句话。

  一年冬天,普外科收治了一位东北病人。病情发作起来,肚子疼得在床上打滚。刚出差回来的黎介寿得知后,直奔病房。他边询问病情边用力搓着自己的双手,慢慢俯下身子,开始在患者肚子上小心翼翼地摸索。黎介寿的这个举动,让患者一脸诧异,这双温暖的手,如同一剂止痛药,顿时让自己轻松许多。“我看了十几个医生,只有您老肯这样摸我的肚子。”患者感动得落泪。

  五六分钟后,黎介寿给出诊断:肠套叠。随后的检查、观察证明:黎介寿确实“一摸准”。“靠医疗设备是总结不出来临床经验的。”黎介寿告诫学生,仪器设备只是检查辅助手段,是没有触觉的,“不亲手摸一摸,怎么知道病人到底问题在哪里?”

  每一个病例,黎介寿都要检查再检查、分析再分析。“医生看病,对待的是人,不是病。”他说,“医生不能跟木匠一样,凳子腿做坏了,可以换一条。”所以,他不喜欢“开刀匠”、“一把刀”的称呼。

  一位35岁的孕妇,怀宝宝快足月生产了,却不明原因地腹痛腹胀,持续发烧,家人焦急万分。有人建议,要查明病因,拍CT或者打开肚子看看,这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做法。黎介寿一听,当场就火了,“孕妇怎么能吃射线?如果躺在这里的是你的妻子,你会这么做吗?”黎介寿亲自给这位孕妇作详细的检查,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有一个十二指肠内瘘。”他作出判断。学生们用胃镜伸进去一看,果不其然,和黎介寿的判断一模一样。穿刺,引流……孕妇很快康复出院了。

  因为“对待的是人”,黎介寿思考的方向也时常出人意料。当许多同行认为营养支持只是没前途的“辅助手段”时,黎介寿却认为“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所以一定要开创这门研究”。当大家觉得护理不过是“陪衬”时,他却赞成“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鼓励护理人员开展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