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女,汉族, 1983年 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东长城村村民。
张玉清年仅 6岁时,父亲遭遇事故重伤致残, 8岁时,母亲不堪重负弃家出走,稚嫩的张玉清却在逆境中坚强站立,干最粗的活维持生计,用最细的心呵护长辈,用瘦弱肩膀担起沉甸甸的家。
为了支撑这个残缺的家,年幼的张玉清学会烧火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细心照顾腰部以下瘫痪、起坐都要扶助的父亲张培毅和 70多岁体弱多病的奶奶,此外,她还要拾田、砍柴以维持生活。 1996年,张玉清 12岁时,东长城小学撤并到五里以外的白崖台村,为了照顾父亲,她放弃了学业,开始在村里帮人干活。成年人的活,她一个小姑娘干,可从没喊过苦,叫过一声累,一干就是两年!她借钱买材料,在家做手工门帘,然后带到城里去卖。她把地里的庄稼拾掇的有模有样,俨然成了一个种田好手。
父亲张培毅整日以泪洗面,生活的困苦,病痛的折磨,女儿的不易,让他觉得这样长期拖累下去对不起女儿和母亲,轻生的念头反复出现在脑际。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火爆,可无论怎么发火,女儿就是一声不吭,在默默接受的同时,对父亲的照顾更加精心细致。特别是晚上,为了防止父亲寻短见,小玉清的手总是牢牢地抓着爸爸的手,父亲一个轻微的动作,她都会敏感地睁开眼,警觉地去查看情况。幼小的她每天带着笑脸坚持为父亲按摩,每两小时给父亲翻一次身。父亲睡不着她就讲故事、唱歌。在女儿的陪伴和鼓励下,父亲渐渐地走出阴影,振作起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张玉清慢慢地长大。艰辛的生活使她历练得勤快、能干、坚强、有主见,对父亲至善至孝得到了乡亲们好评。到了谈婚论嫁年龄,上门说媒求婚的人自然不少,但张玉清找对象有一个决不动摇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和父亲一起生活。她说:“没有爸爸,哪有我。容不下爸,那就是看不起我,就是不尽孝道。”
2005 年,玉清和本村精明能干、勤劳善良的李玉福结为伉俪,第二年有了可爱的女儿。结婚以来,不仅夫妻俩恩爱有加,玉福照顾岳父也是尽心尽力,玉清对公婆也非常孝顺,两家合一家,共享天伦之乐。看着玉清有了好归宿,父亲张培毅整天也乐呵呵的,乡亲们都羡慕张培毅,说老张不幸又幸运,不幸的是他身体早早致残,幸运的是他养了这么一个好女儿。
张玉清获得山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