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让基层干部有奔头能带头)

这个法官爱劝和

翟树全24年扎根基层,审结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超90%
2013年07月08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吉林省,有一个著名的乡村法官翟树全,扎根基层20多年,审结民商事案件2200多件,调撤率达90%以上,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

  老翟审案,以调解为主,虽然调解不计入法官的任务量,仍旧乐此不疲。

  老翟很清贫,穿的衣服不过百元,最好的鞋子仅90元,直到去年才淘汰家里的黑白电视机。

  老翟很“富有”,农民把他当亲人朋友,被评为2009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之一,全国模范法官。

  翟树全是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法庭副庭长,今年54岁。1989年,他到哈拉海法庭工作,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一步步干起,一转眼就是24年。

  以前,哈拉海法庭条件艰苦,只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取暖用苞米瓤子,一扒炉子整屋飞灰。然而,这间平房是村民心中的圣地。到夏天时,窗户开着。翟树全调解案件,总有过路人站在窗外静听。

  “不急判,先调解。”老翟总是这么说。

  在农村这些年,老翟受理的案子有2400多起,涉及离婚、养老、土地纠纷等各方面。这些案件往往是鸡毛蒜皮,陈年老账,法理人情纠缠,很难调解,但小事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恶性大案。

  “要想案结事了,不仅要解开‘法结’,更重要的是解开‘心结’。因此,我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实现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调解可能。”翟树全说。

  老翟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当事人的内心想法,是有名的“劝和专业户”。他自创的“十大调解法”,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被誉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

  哈拉海法庭原庭长徐志兴说:“翟树全调解案子,受了不少委屈。有个离婚案,男的喝了酒,没说上三句话,上去挥拳打得老翟鼻子流血,但他没还手,没吭声。我问他咋想的。他说:‘那咋整,能和当事人一样?’”

  “农民兄弟心是好的,就是脾气急点儿。”老翟说,虽然调解工作不算法官工作量,还很累,但每当调解完一起案件,看见当事人笑着离开,打心眼儿里高兴。

  翟树全生在农村,父亲在他9岁时去世,是个苦孩子。“生活的苦难让我学会了怎么应对困难,拒绝诱惑,不虚荣。”翟树全说。

  1993年,四处租房的翟树全在大家帮助下,在丛家屯盖了间房,一住就是几十年。老翟一家人住在农村,没有地,妻子又没工作,生活拮据。

  “孩子在县城读高中时,最大愿望是天天能吃豆腐,上大学时,只能借学费。翟树全的妻子说,“女儿每月生活费300块钱。有次去北京看上大学的大女儿,见她背着破书包,里面装的全是饮料瓶。女儿说,捡瓶子一周能攒20多块钱。我当时就哭了。”

  有企业想聘老翟做法律顾问,被他拒绝了。老翟说:“有法律上的问题,我可以帮助解答,但法官不能有第二职业。”

  在乡村生活了20多年,老翟一心扑在为民服务上。当年喝过洋墨水的小伙子,如今说土话,抽旱烟卷,住土炕,成为农民中的一员。

  平日里,同事都知道老翟最怕见官,偶尔开大会时才回县法院。但他和老百姓亲,对待当事人,总是毕恭毕敬,客客气气。“前几年,去法院开会,门卫不认识,托熟人才带进去。现在出名了,大家都认识我,可以自由进门了。”老翟笑着说。(孟海鹰)

(责编:乔业琼、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