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交流座谈会

陈学东:下乡住村接地气、包村增收促发展

2013年06月30日18: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学东  于凯摄影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6月30日电 今天上午,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交流座谈会暨第三届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学东同志在会上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给大家汇报交流的题目是山西干部下乡住村接地气、包村增收促发展典型案例。

山西是欠发达省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2.8%,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606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1.6%。农民增收成为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

2010年以来,山西持续开展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把住村包村作为干部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把帮助农民收入翻番作为刚性要求,全省12多万名干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谋发展、促增收,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信任,推动了农村的跨越发展。

主要的做法有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抓好“六个一”,确保工作有抓手。

在制定工作方案的时候,我们就明确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一是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二是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三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四是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五是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六是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

“六个一”使活动有了方向、有了载体、有了落实,为整个活动的扎实开展奠定了好的基础。仅去年一年,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包村解决问题7万多个,制定产业规划1.9万个,完成了项目1.46万个,投入帮扶资金将近54亿元。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干部下得去。

省委专门成立了下乡住村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干部下乡住村联席会议制度,省财政安排了包村专项引导资金。在省、市、县、乡实行了权责对应的责任机制,将住村包村增收情况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干部流动问题,对包扶村实行了动态管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包村增收情况进行群众公示,各级各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包扶村给予倾斜,确保“十二五”末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去年以来,包扶村农民收入保持了20%以上增长势头。

三是严格工作要求,确保干部蹲得住。

省委对干部下乡住村帮扶点、住村时间、住村纪律作出明确规定。省委常委带头行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6000多人每人包扶1个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直接蹲点农户家中,和村民在田间同吃同住同劳动,讲发展、易增收、解难题。为扩大覆盖面,规定了省、市、县住村包扶一般不交叉,确保了每户都有包扶的干部。严格实行了分阶段对帐和年底交账的制度,促使干部真下乡、真住村、解决真问题。全省参与下乡住村的各级干部达到12万多名,住村数达到25000多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73.2%,各级领导干部年平均下乡住村8次13天。2012年,经省级领导深入包村点达到110人次以上。

四是积极拓展延伸,确保活动增活力。

我们始终注意汲取群众的智慧,及时地充实工作内容,改进方式方法,为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增添新的活力。一是实行“包村带乡指导县”。发挥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示范引领作用,在更大范围带动贫困地区加快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步伐,实现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效益最大化。二是开展集中走访。今年2月起,在全省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领导干部“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作为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工作。省市县四大班子全员参加,覆盖所有县乡村。三是选派“第一书记”。今年4月,从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选派了一千余名80后的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干部下乡住村的进一步拓展延伸,作为培养、锻炼、使用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

几年来,通过基层实践的磨炼,艰苦环境的陶冶,群众智慧的滋养,广大的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加强,贫困村实现收入翻番,看到了希望,奠定了基础。包村增收活动也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群众需要,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关键是能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抓住了农民增收这个群众最大的现实需要,实实在在地加以解决。由此及彼,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时时考虑群众需要、常常照顾群众需要,处处体现群众需要,使之成为我们工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要“心入”,要踏踏实实向百姓求良策,真心实意访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保民安,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淳朴的,只要干部真正为他们费了心、出了力,造了福,谋了利,自然会得到群众的认可。活动的制度化才有长久生命力,必须把下乡住村、包村增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坚持下去,不断地完善,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的做法上升到制度的形式,以制度促落实,以制度保实效,使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成为山西党建的一个品牌,成为群众的民心工程。

这次交流会,我们也关注到了全国很多的创新的最佳的案例、优秀的案例,我们要学习大家,借鉴大家的经验,把山西党的建设、农民脱贫致富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做到更好。

(责编:高巍、赵晶)


相关专题
· 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交流座谈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