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保康县寺坪镇大畈村党支部书记樊金明协调完三组邻里纠纷已是中午。他回家扒了两口饭,急忙赶回村委会,为村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忙开了手脚。自今年2月该县推行党组织书记职业化以来,老樊的工作便跟镇上的脱产干部没什么两样。现在,该县257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均实现了悄然“转身”。
今年3月,保康县委出台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职业化建设意见,明确要求,新任农村党组织书记必须采取“机关干部选派、务工人员选配、农村能人选任、大学生村官选用”等办法产生。
农村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养老保障与身心投入不相匹配问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党组织书记职业化后,问题迎刃而解。该县一方面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养老保险,对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发放生活补贴;另一方面,实行其工资财政直达、调整组织部备案,推荐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报考乡镇公务员、参加事业单位招考,从而让村党组织书记经济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退职后有靠头。
马桥镇罗家山村是经济发展三类村。推行党组织书记职业化后,村支书汪顺宏年工资由1.2万元涨到2.2万元,充分激发了工作热情。如今,他天天带领群众建水窖、修公路,发展集体经济。
“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搞不好就要丢帽子。领导和群众这样看重咱,要干不出个模样,谁也对不住。”两峪乡枫香坪村党支部书记郑茂国说,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化后,对村干部的管理也进一步加强:除年初公开承诺、年底乡镇党委集中考评、党员群众综合测评外,还定考核等次、定工资待遇、定干部去留,进一步激活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潜能。(记者邓洪涛、通讯员王承鼎、雷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