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这里的改革最接地气——社区书记崔章程的“改革设想”和基层实践

2013年06月17日17:4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鲁谷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崔章程,整整花了10年时间,让人们透过基层社区干部的工作实践,看到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

鲁谷社区,是北京市唯一被称为“社区”的街道。不同于城市内传统的街道办事处,鲁谷社区的改革思路,是让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基层民主以及加强党的领导这些政策方向落到实处:公务员精简50%、17个科室简编为“三部一室”、成立社区大党委、建立社区“小人大”,无不让人感受到新风扑面而来。

“我主动提出到社区工作,就是觉得这里最接地气。”58岁的崔章程说,“感觉到了基层才能真正把自己所思所想实践出来。”新世纪初,崔章程主动要求走出机关大院,告别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岗位。

2003年,鲁谷社区正式从八宝山街道办事处脱胎而出,是克隆一个一模一样的办事处,还是建立一个具有全新管理模式和体制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作为鲁谷社区首任工委书记,崔章程带着对“改革设想”的探索和对实践的一腔热情投入到改革试点中。

“有人说我瞎折腾,也有人觉得这个位子‘有利可图’,实际上我们是小政府、大社区。”崔章程没有对记者多说什么,但在实践当中,鲁谷社区积极主动调整,勇于自我改革,将派出所、统计所、司法所及城管、交通安全、消防部门全部拿出社区,实行区里职能部门垂直管理,同时社区还剥离、转出、整合了28项政府职能。崔章程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街道从越权、越位的掣肘和无限、全能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崔章程不大的权力,还要受到社区“小人大”的制衡。崔章程除了服务社区,很多事情自己拍不了板。记者在参加鲁谷社区代表会议时发现,不仅居民代表和崔章程平等交流,遇到一些涉及民生的便民工程,必须让代表达成一致才能实施。

这个被崔章程称为“社区小人大”的新体系,是2003年10月建立的鲁谷社区代表会议,它是北京市首个街道层面的自治组织。作为社区代表会议的议事、协调组织,社区委员会与社区党工委、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相配套,共同管理社区。2008年,鲁谷社区代表会议举行换届,选举产生代表135名。

就在6月中旬一次集中反映问题的社区代表会议上,10多位来自社区下辖居委会的代表,对便民健身工程进行了监督评议。社区代表与崔章程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有问题说问题,有建议提建议,基层民主清风扑面。

10年来,鲁谷社区在200多项便民工程上投资达5000万元左右,这些工程全部由居民代表会议决定。“也有承包商找到我想接工程,但一是我不干,二是工程置于区里统一招标和党员群众监督之下,会确保这是‘阳光工程’。”

在力求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的同时,崔章程首先把手机号“置于阳光下”——向社区居民公布手机号并全天开机。记者注意到,为了保证24小时随时畅通,崔章程到现在还拿着一部简易省电的非智能手机。

鲁谷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崔书记每逢过节、汛期、恶劣天气时,都要亲自到住着1万多人的平房区检查安全状况,有一次一辆大卡车半夜卡在桥下,崔书记接到电话马上赶到现场查看指挥。

10年间,崔章程有机会到区里机关岗位任职,但是他说,自己在边疆当兵十几年,还是在基层“接地气”,能让自己思考和实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实践与总结,崔章程将政府体制改革的“改革设想”概括为“一、二、三、四”:理顺一个关系,是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两个归位,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的重新归位;构建三个体系,是构建党的领导、社区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三套工作体系;实现四个转变,是实现由管理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政府包办社会向社会建社区转变,由以往政府管理成本过高向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转变。

还有两年崔章程就该退休了,“退休之后,我会像社区里的230多名社工一样,换个方式为大家伙服务。”(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杨毅沉)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致敬基层好干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