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秦银科:做着“农场梦”全是为群众

2013年06月17日14:49   来源:湖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今年79岁,见证了熊口农场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到富裕的过程。习总书记提中国梦,我如今只想看着农场越来越好,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15日,潜江熊口农场原党委书记秦银科与记者深情聊起他的“农场梦”:上世纪60年代他梦想大伙都能吃饱饭,70年代梦想大家能涨起工资,80年代梦想农场致富,90年代梦想产业转型升级,而这一切,落脚点都在两个字上:群众。

发展依托群众 敢叫农场换新颜

熊口农场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自古荒凉无比。当地民谣为证:“芦苇丛,茅草厚,出门没有路;黄桥、刘沟、双姜沟,十年九不收;血吸虫,大蚂蟥,人的寿命都不长。”

1957年熊口农场成立,在此后的8年间先后换了7任书记,到1969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73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元。1969年,秦银科扛起了熊口农场“当家人”的重担。

农场的出路在哪里?“高地十八拐,下雨就成灾”,满场坑坑洼洼的沼泽地,无疑是熊口人踏上康庄道要解决的一道难题!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在群众。在秦银科的动员下,农场所有职工群众一同上阵,一场长达12个春秋的“战天斗地”的土地平整战役拉开了。“箢箕扁担锹,男女老少挑”。秦银科与全场职工,肩挑肿了,脚磨破了,腿走乏了,人熬困了,都咬牙挺住。

60多处的岗地台坡被推平了,500多公里的渠道修通了,60多公里的机耕路伸展了,6座泵站建成了。冷浸田和旱包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3万亩“百日无雨有水源,日降150毫米不淹田”的可以水旱轮作、高产稳产的连片良田。穷乡僻壤由此渐变为米粮仓。

工作为了群众 永不自满,永不满足

采访中,秦银科说了一句很有辩证意味的话:“永不自满,永不满足。”这并不是他的座右铭,但他始终用这一句话来指导工作,走出了符合农场实际情况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棉花生产为主导产业的熊口农场,正是农业根深“花”盛时。农业综合效益逐年提升,到1985年,全场积累了近1000万元的资金。一穷二白的手上终于握住了艰苦挣来的钞票,下一步再怎么发展呢?是继续让大伙的泥巴腿子沾满“更多的泥”,还是再在田野上开辟新的路?

秦银科告诉记者,当年的决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一切为了群众——农场以棉花种植为主导产业,无论怎样发展,优势不能丢。“有人说我保守,但我始终认为,好不容易让我们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的决策必须谨慎,不能让群众为我们的失误买单。”几经斟酌,几番论证,秦银科与党委班子认为:既然农场姓“农”,新发展就不能离开“农”;但是实践证明,农业要发展,农场要富裕,仅仅靠“农”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办?必须调整战略发展新思路:立足场情,走一条以农养工、以工哺农的产业化道路!

农场有3万亩棉田,那么熊口最佳的选择就是兴办棉纺厂。1987年,得知市里准备上棉纺厂项目,秦银科带着大伙风风火火地忙起来:上武汉、下荆州,报项目、跑审批,买设备、建厂房。1988年,崭新的江汉棉纺厂和赛格制衣厂耸立在农场的泥巴地上。此后,轧花厂、榨油厂、织布厂等10多家企业相继诞生。从此农场职工既可以务农,也可以在工厂工作,收入大为增加。而农场有了钱,也有了补贴群众的实力。

61岁的王传玲是河南永城人,去年刚退休,如今他和老伴两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每月有1900元。说起退休后的生活,王传玲笑着说,在河南当农民时,哪会想到退休之后还有钱拿?

2012年,熊口农场实现工业总产值19.8亿元,农业总产值1.98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9650元,楼房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心中装着群众 打铁必定自身硬

秦银科一生俭朴,对自己、对家人、对亲属要求严格。“一个人再富,一天也是三顿饭,睡觉也是一张床,只有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才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秦银科全家六口人,一直靠他一人的工资生活,爱人1957年随他一起到农场后一直作为农业职工务农。秦银科当上农场书记后,不少人劝他把爱人调到农场招待所等更清闲一点的岗位上,既有了“铁饭碗”,工资还更高。秦银科坚决不同意,“打铁自身硬,当了领导就非要照顾自己的亲戚么?书记也是群众的一员,书记的爱人难道就不能务农了?”秦银科在农场担任党委书记40年,直到老伴退休,依然是农业职工。

秦银科的大女儿在农场参加工作,被秦银科安排去养猪。大儿子从外地调回农场后,被安排到离总场最远的官庄分厂。农场企业面向农场招工,河南老家的外甥女希望能够开个后门,秦银科严词拒绝,最后亲自送哭红了眼的外甥女踏上了回乡的班车。

因为工作出色,上级部门和领导多次和秦银科谈话,要提拔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我舍不得农场的一万多人。”

秦银科心里没有自己,却始终装着广大职工和农场。职工高连生的小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多方医治,因花费太大而陷入困境。秦银科知道后,立即与分场、医院领导商量,及时解决住院资金,并先后送到武汉、成都的医院精心治疗,直至痊愈。

在他的带领下,农场建设了规范的学校、医院、幼儿园、影剧院、电视差转台等基础设施,有线电视及程控电话形成网络。

通过几十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熊口农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场的典型。可秦银科依然不满足,“我从群众中来,活着干,死了算。永不满足,永不自满,我要把一生献给熊口农场。”(记者 蔡朝阳 陈鹏 通讯员 胡定平)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