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涂亮鹦哥岭的绿色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青年团队纪事(下)
2013年06月08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鹦哥岭最醒目的颜色是什么?绿色。

在鹦哥岭人眼里,青春最靓丽的颜色是什么?也是绿色。

这些年轻人把绿色青春,挥洒在绿色土地上,用生命守护一片青山,倡导生态文明,帮助群众致富,写下动人的青春故事。

鹦哥岭的守护神

“都说我们是鹦哥岭的守护神,其实,大山才是守护神,是她的呼唤留住我们的脚步。”

【现场】

崎岖的山道,仅容一辆摩托车通行;低矮的茅草房,伴随三代人吃喝拉撒,这就是初看道银村的印象。

午后,村民王友莲坐在昏暗、狭窄的厨房里,正收拾碗筷。见记者进来,忙让了个马扎。

“饭后忙些啥?”

“去看看橡胶林,有4000多棵。”

“原来就有?”

“不,后来种的。以前不知道林子重要,砍了不少树,改种橡胶,又不得要领。大学生来之后,让大家一起保护雨林,还帮着管理橡胶。去年,我家橡胶树产的胶水,卖了四五万元。”王友莲说。

【回放】

鹦哥岭保护区周边6个乡镇103个自然村,生活着1.8万余居民,世代以农林业为生。交通不便、资金缺乏、没有科学种养技术。

贫穷的村民,不断向大山索取。保护区成立前,“放火烧山种稻子、拿起鸟铳打野味、砍下大树换票子”的事屡见不鲜,热带雨林岌岌可危。

“对盗猎、盗伐者,绝不容情。”2007年12月2日晚,管理站接到举报,说有人在鹦哥嘴盗伐木材。老站长周亚东和李之龙、3名护林员开始抓捕行动,蹲守在老牧场一整夜。大山里的夜晚真冷,5个人又冷又饿,只能靠米酒暖暖身子。次日上午8点多,终于一举将3个盗伐者抓获。

一开始,靠山吃山的村民对禁止打猎、不让砍树不理解。为此,保护区转变工作方法,从单纯管理、执法变成管理、执法、合作齐头并进。

一次,乐东县万冲镇一位60多岁的阿婆请几个人毁林开垦,种植香蕉。接到报案后,李之龙带队到村里调查。阿婆情绪很激动,拉李之龙看她病重的丈夫和两个弱智的儿子。此后,李之龙多次到万冲,帮阿婆在林地里种白滕、生姜,增加阿婆的收入。慢慢地,阿婆改变了态度,不再毁林开垦。

“都说我们是鹦哥岭的守护神,其实,大山才是守护神,是她的呼唤留住我们的脚步。2010年,鹦哥岭组建森林公安局,加上一支270名护林员组成的巡山队,共同护卫着鹦哥岭的安宁。”李之龙说。

环保理念的传播者

“道银村设立第一个禁渔区两年,河里的鱼多了,消失的红面军鱼也回来了……”

【现场】

距白沙县城30多公里的南开村委会办公室内,河南姑娘王亚面带羞涩,向村干部讲解禁渔区项目。

去年,王亚大学毕业后,来到鹦哥岭,被分配在社区宣教科。在科长王云鹏的带领下,她经常到社区宣传生态保护。

“本村的工作好做,外来人夜里抓鱼,不好管。”道小村村民小组副组长符海彪担心地说。牙南村村民小组组长符克坤建议:“定期巡视,设立警告标牌,制定村规民约,禁止毒鱼、电鱼、炸鱼。”

王云鹏给大家鼓劲:“2008年,道银村设立第一个禁渔区两年,河里的鱼多了,消失的红面军鱼也回来了……如今,保护区周边已经建起11个禁渔区。大家共同努力,鱼类资源一定能得到有效保护。”

【回放】

提高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不仅靠口头宣讲,更要身体力行。

在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拯救中心”内,记者看到大学生们亲手制作、挑选的生态环境宣传品。有鹦哥岭树蛙、红面军鱼、眼睛王蛇、斑蝶等动物标本;有《各种各样的鱼》、《昆虫记》等科普图书、光盘;还有一份挂历,印着距瓣豆、海南山鹧鸪等动植物照片,加配护林员相片、寄语,比如“热带雨林多蛙鸣,风调雨顺乐不停”、“不采野生植物,自然生态可留住”、“保育原是最重要,环境健康一家笑”……

“这些宣传品在‘鹦哥岭讲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王云鹏说,保护区经常举办讲座。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讲到珍稀动植物研究、社区工作开展等,迅速提高了周边村民的环保意识。宣讲的同时,大学生们更注重言传身教。2007年,王云鹏第一次来到道银村,被眼前脏乱的景象惊呆了:村里没有厕所,方便时随处解决;散养的猪四处乱跑,一下雨,房前屋后,猪粪臭气熏天。

王云鹏他们和香港嘉道理农场合作,一起在道银村修建环保旱厕和软床猪圈。“猪圈里铺上稻草和落叶,能吸收猪的粪尿,不仅防止恶臭扩散,还是很好的农家肥。”王云鹏一边耐心劝说,一边手把手教村民收集粪便、清洗猪圈。

2010年,在保护区的帮助下,道银村建成首个社区活动中心。揭牌那天晚上,全村老小都来参加庆祝活动。村长符金海举起酒杯兴奋地说:“感谢保护区的兄弟们!以后,我们全村人一起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

山区群众的贴心人

“来到鹦哥岭,才知道人和人的距离原来可以这么近。”

【现场】

早晨,温暖的阳光为红新村的青山镶上一层金色。村口的凉亭里,悬挂着“稻鸭共育”宣传栏。仔细看去,大学生手绘的生态农业示范图惟妙惟肖。

村委会副主任王宏耀带我们来到自家稻田边。稻子已经抽穗,圈在一处的鸭子嘎嘎叫着,在田边水池里欢快地扑腾。

王宏耀说,以前,稻田长满了专吃秧苗的福寿螺,只能用农药杀。现在,鸭子到田里吃草、虫、福寿螺,粪便还能当肥料。鸭子在田间自由生长,鸭肉好吃,很受欢迎,总的算下来,一年多挣2000多元。

【回放】

2008年,大学生们从网上得知贵州山区有“稻鸭共育”模式,专程前去取经,在道银村、红新村等地试点。

王宏耀说,一开始,村民怕亏本,很少养鸭子。社区宣教科的麦严最怕喝酒。为了推广“稻鸭共育”,他自带一瓶酒,主动和乡亲们“套近乎”,承诺免费提供鸭苗。

乡亲们终于被感动了。道银村16户人家,每家从管理站领取10只鸭苗。大学生们挽起裤腿,下田示范插秧、浇灌、放养鸭子。当年,道银村稻谷满囤、鸭肥蛋大,喜获丰收。

除了“稻鸭共育”,管理站还购买了益智、胡椒苗、牧草种子分发给村民,指导他们开展林下套种;教会村民养蜂技术,扩大养蜂产业。

大学生们的热心帮扶,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管理站办公室副主任许碧果和几个男生在村民家干完农活,大伯硬是留他们吃饭。许碧果知道大伯家里穷,说:“管理站规定不能在老乡家里吃饭。”大伯拍了拍门板,说:“规矩是人定的。哪有光干活不吃饭的道理?”几番推说不过,许碧果也担心走了会伤大伯的心,就留了下来。

可他们没想到,大伯把家里准备过年的唯一一只鸡杀了。大伯不停地给大学生们碗里夹肉,自己的碗里却只有米饭。

“你是琼海的,生活条件好。这里穷,能来帮我们,不容易啊!”大伯说。

听了大伯的话,许碧果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来到鹦哥岭,才知道人和人的距离原来可以这么近。”她说,6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换来村民的真情,这是鹦哥岭给大学生最珍贵的馈赠。这片情谊,将鼓舞他们坚守鹦哥岭,谱写新的青春之歌。(马跃峰 黄晓慧)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08日 06 版)

(责编:杨媚、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