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长安区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求,总结区内一些村的实践,在全区大力推行村干部“坐班制”。目前,村干部坐班制已在长安区376个行政村推广实施,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2.4%。实行村干部坐班制,不仅改变了村级组织长期以来“居家”办公模式,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让组织能在第一时间听到群众声音、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现场妥善处理问题,而且提高了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农村繁杂事务的能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推行“坐班制”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办公场所。2011年,长安区抓住中央和省委要求做好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机遇,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下大力气,对全区的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按照需要维修、扩建、新建三个类型,全面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多方筹资6240余万元,用半年的时间,使全区村级活动阵地建筑面积平均达到了200平方米以上,还购置了桌椅、文件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按照征地拆迁政策咨询、民政、合疗、计划生育、扶贫、农技、卫生等服务内容,设置了党组织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村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便民服务站、远程教育播放场所以及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等,结束了长安区村级干部无办公场所的历史。
有了办公场所,并不等于村干部就能坐得下来,能够发挥作用。为此,他们首先制定了《长安区村干部坐班职责》,对坐班时间、工作职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出台了村干部坐班报酬制度。根据陕办发〔2012〕23号文件精神,明确坐班村干部补贴的部分,由区财政统一支付。同时鼓励各街道办事处,根据村干部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经济发展实际,建立配套补贴制度。比如东大街道办事处,就根据本街道村干部承担任务的差异,将工资坐班补贴每月浮动在1500元到1900元之间,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落实“一定三有”。为全区685名60岁以上农村离任党支部书记发放生活补贴,给现任村干部吃下了“定心丸”。
健全监督考核制度。为了保证村级坐班制真正达到为群众服务的目的,他们将当天坐班的干部信息在村办公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布。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要求事事都要有回应。对于当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需转交他人办理的事项,由受理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向当事人反馈结果。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则采取定期走访、突击督查、电话抽查等多种形式,检查村干部在岗情况,定期通报情况。并将“坐班”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和区上开展的“双述双评”(村干部既向街道党工委述职又向群众述职,既接受组织评价又接受群众评价)活动内容,接受考核和评议。根据考评结果,对表现好的,在推荐报考乡镇公务员,以及经济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表现较差的,则视具体情况给予扣除奖金、绩效工资、记过直至免职等处分。至坐班制实行以来,全区先后对123名村干部进行了奖励,对20名村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对3名村党支部书记给予撤职处分。
据统计,2012年,长安区涉农信访案件已由上年的1000件次下降到了690件次。与此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截至今年5月份,长安区已发展观光农业11万亩,沿山果林面积2万亩,农家乐经营户1385户,农民纯收入由2009年底的6063元增长到了11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