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调解员杨斌圣扎根基层30年 边化疗边工作

2013年04月06日11:14   来源:大江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正在倾听群众诉求的杨斌圣

正在倾听群众诉求的杨斌圣

在江西萍乡芦溪县宣风镇,提到杨斌圣,无人不知。作为副镇长、法律服务所所长、首席人民调解员,杨斌圣扎根基层30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件,成为地方的“和谐卫士”,百姓的“乡村判官”。2011年查出患有肺癌后,杨斌圣强忍病痛折磨,坚守岗位,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今在芦溪县,挂牌成立的160个“杨斌圣群众工作室”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为地方党员干部定下工作标杆,成为当地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尝试。

从军人到调解员 坚守30年

26岁时,杨斌圣退伍回乡,进入宣风镇镇政府担任司法助理员。到今年,杨斌圣已在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工作了30年。方绍宁是宣风镇法律服务所副所长,他喜欢以“我师傅”开头,描述和杨斌圣的共事,口吻既亲切又敬重。2008年初,27岁的方绍宁从镇文化站调到镇司法所。上班第一天就跟着杨斌圣去处理一起医疗纠纷,等事情处理完回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第二天上班,杨斌圣又带着他去处理另一起纠纷,这次忙到了凌晨三四点。“上了两天班就让我体会到这岗位多累。”方绍宁深有体会地说,“我师傅他可是干了30年,多不容易。”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杨斌圣,家里的田地、孩子、家务全交给妻子,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他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就连父亲身患癌症去世,杨斌圣也因在外地办案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在杨斌圣的办公室,摞高数尺的工作日志记载了他30年来的艰辛和成绩: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件,有效遏制和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30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200余起;赴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为外出农民工维权,挽回经济损失累计3600余万元……100多面锦旗和近40项各类荣誉浓缩了党和群众对他的肯定。

确诊肺癌 边化疗边调解

杨斌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知群众甘苦,在调解纠纷和为群众维权时不遗余力。宣风镇的一户人家记得,经过杨斌圣通宵苦口婆心的相谈,因分家反目的六兄弟重归于好;船主甘某记得,因为杨斌圣设身处地的劝说,及时阻止了一场流血械斗的发生;在福建打工的陈某记得,是杨斌圣的奔走争取,让几乎放弃了的她和家人拿到了医药费和伤残补助金……30年来,这样的工作,杨斌圣每天都在做。而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他还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树立了“六、七、八”工作行规,即“六字”工作法:快(快到现场)、稳(稳住情绪)、实(了解实情)、准(找准症结)、调(耐心调解)、公(公平处置);“七不”工作纪律:不私立章法、不徇私舞弊、不接受吃请、不收受礼物、不铺张浪费、不泄露隐私、不计较报酬;“八要”工作原则:办事要公道、调解要耐心、作风要严谨、待人要热情、名利要淡泊、事业要忠诚、业务要精通、工作要创新。

2011年3月,杨斌圣确诊患上了肺癌。虽然领导强制他脱岗休息,但杨斌圣只在疗养院住了一个晚上就跑回来。“我能吃能喝能说话,疗养什么?”他对同事说。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矛盾双方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亲如一家更让人高兴,没有什么比群众利益得到维护更让人开心。杨斌圣一边进行化疗吃中草药,一边在工作中忘去病痛。自他患病以来,经他调解的案子不下400件,而追求快乐工作的他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1到160 形成“杨斌圣”效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斌圣用良心、诚心、真心、热心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在宣风镇数万人口中,杨斌圣的名字家喻户晓,全省第一个以基层人民调解员命名的工作室——“杨斌圣群众工作室”成为一种公信力、亲和力。2011年,芦溪县决定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推广建立“杨斌圣工作室”,并将其由单纯的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的功能向全方位的社会管理、群众工作延升。

160个“杨斌圣群众工作室”挂牌成立后,杨斌圣成为一种标杆,影响着党员干部的行事做人。宣风镇排楼村干部易忠群说:“挂了‘杨斌圣群众工作室’这块牌子,好比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盯着我们,时刻提醒、鞭策着我们认真工作。”乡“杨斌圣群众工作室”调解员、乡司法所副所长郭锦奇以杨斌圣为榜样,赢得群众赞誉。他了解到村民王某在外打工被截断手指却得不到赔偿后,两次陪同王某依法调解,最后王某获得3万元赔偿。王某后来说:“郭所长陪我去调解,饭也不吃我的。他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就像杨斌圣一样。”

“杨斌圣群众工作室”形成了效应,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解”开了干群之结,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在2012年下半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指数测评中,芦溪县全省排名第一。(张愉)

(来源:大江网)

(责编:乔业琼、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