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干部谈党建

张晶川: 以科技创新驱动牡丹江跨越争先

2013年05月08日10:44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们要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4月26日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暨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提出,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客观审视牡丹江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用“三实两创”共同价值理念引领和推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走出一条以应用和转化为重点的牡丹江科技创新之路,以科技创新驱动牡丹江跨越争先。

市领导王同堂、梁桥、李玉刚、周景隆、葛民、王育伟、李德喜、宫镇江出席会议。

会上,就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张晶川指出,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性力量和决定性因素。第一,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从原始、蛮荒、落后到现代的高度文明,科学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第二,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经济的质量、效益和层次,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靠科技创新。第三,科技创新是龙江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提出推动科技改革发展、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眼全省发展大局,找准科技发展的定位,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为龙江振兴作出更大贡献。第四,科技创新是牡丹江跨越争先的迫切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性特征”中,其中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性特征是重要内容;我市确立了“五城建设”发展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五城建设”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如何客观审视牡丹江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张晶川强调,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知道“家底”,明确优势、潜力和差距所在,这样才能探寻符合牡丹江实际的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全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与我市在全省地位相称,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排名全省第三;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较好,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优势较为明显,未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市科技水平与国家、省标准相比还有差距,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不够。基础就是优势,差距也是潜力。我们要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

就如何走出一条以应用和转化为重点的牡丹江科技创新之路,张晶川强调,构建符合牡丹江实际的科技创新体系,我们要围绕“四化并举”发展路径、“五城建设”发展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按照全国、全省有关工作部署,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各级政府抓载体。要辟建高新技术园区。抓住牡丹江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整合大庆路工业示范基地、光伏产业园的资源,提速建设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以科技型、外向型、环保型为方向,培育现代产业发展的龙头;放大沿边开放优势,加快建设中俄地区友好合作示范城市,探索对俄科技合作新模式,争创国家级境外中俄联合高新区;各县(市)区要立足比较优势,积极创建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要以特种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为载体,以高校和院所为技术依托,加快特种材料、生物技术药物等平台建设。要健全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体,利用和集成区域内外要素资源,构建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效率,释放科技资源的潜能。

——高校院所抓研发。要引导高校院所提档升级,积极整合高校人力、智力、设备、信息等资源,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育与科研相统一;促进科研院所研发与经济融合,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提高研发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要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紧密结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取得自主创新成果,建成一批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形成科技成果引进、创新、转化的一体化链条。要鼓励高校院所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健全完善“校地合作共建”机制,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产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引进、研发、转化一批高技术含量的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各类企业抓转化。紧紧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把握好“从人到成果、到小企业、再到高新技术企业”和“现有企业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两条主线,抓好科技与产业结合、科技与资本结合、科技与市场结合“三篇文章”,支持各类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要鼓励企业应用科技成果,实现由“牡丹江加工、制造”向“牡丹江发明、创造”的跨越。要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加快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改造提升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推动科技与资本结合,强化金融扶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创业愿望最强、创新活力最高的群体,只要是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好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加大扶持力度。要支持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承接成果转化的能力。

——农业科技抓推广。要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要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完善产学研共建模式,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的辐射面,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开展农业科技市场化服务,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向基层延伸服务,培育壮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利用沿江河区域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核心区域为牵动,开发建设沿江农业产业示范带,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打造农业科技集成化的新载体。要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围绕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和粮菜、粮菌、粮牧“三个换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技培训。

张晶川指出,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良好的环境是土壤,优秀的人才是种子,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投入是养分。各地、各部门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以“三实两创”共同价值理念引领和推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要加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力度,强化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提升科技人才的支撑能力,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会议宣读了《关于表彰科技创新创业特殊贡献和突出贡献人员的决定》、《关于2011—2012年度牡丹江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会上,我市一批科技成果对接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来源:牡丹江政府网

(责编:杨媚、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