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大家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群众的事办好

2013年04月02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基层组织能不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关系到政策能否落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
  美堂漫画

3月26日的《党建周刊》发出预告,欢迎读者来稿就群众怎么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展开讨论。现从中选编几篇予以刊发。 ——编者

把群众的事办好

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大事”。但在有的地方,群众的事情得不到处理,群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以致群众不满意、干群不和睦。究其原因,一是官僚主义作祟,认为群众的事是小事,不愿去思考、过问、办理;二是畏难思想作祟,做群众工作答应得快、处理得慢,一遇到困难就裹足不前,久之就再无下文;三是怕事思想作祟,认为群众的事情千头万绪,会牵涉很多部门、人员,很可能“惹得一身腥”,不想“掺和”。

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一件一件把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这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努力目标。当然,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也需要基层干部的积极作为。因此,得打好“组合拳”。首先,政策制度要跟进,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完善有关征地管理、城镇拆迁、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的法规制度,让民生有制度保障。其次,办事服务要规范,在改进服务作风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让群众不“走后门”、不跑冤枉路也能把事情办了。此外,监督考核要过硬,将为群众办事情况纳入考核,重点考核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有奖有惩,奖惩并举。(重庆合川 刘禾)

集体有钱好办事

群众最实在,评价一个干部好不好,不看你说了多少句漂亮话,做了多少面“形象墙”;而是看你能解决什么、带来什么、引领什么。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边是群众诉苦“我们这里的村干部,只拿钱不干事”;另一边却是村干部一脸无奈,“我们也想为群众做点事,但是手中没钱,集体没有经济实力,想干也难”。从基层实践看,凡是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村里的公益事业、民生工程等实事就能得到较好解决,干群关系就融洽,党组织就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集体经济薄弱村,由于缺乏经济实力,甚至连基本的办公经费都靠上级补助,更谈不上拿钱给群众办事,就会“说话不响、号召不灵、群众不理”。

笔者认为,通过近些年的发展,现阶段经济薄弱村一般都是区位条件较偏、资源禀赋较弱,单纯靠自身难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这就需要党委政府不仅从观念和理念上对村干部进行引导,更要从机制上进行探索创新。比如,改变以往“摊大饼”式的扶持,充分利用党委政府手中掌握的优势资源,搞集体投资,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想干事而无钱办事”的尴尬。(浙江景宁 彭凌飞)

村级阵地别成摆设

春节回老家过年,遇上村里大喇叭喊话开会,到村委会门口一看,村委会“铁将军”把门,参会的群众都在外边等着。问原因,群众不满地说:“一般只在迎接上级检查时,村里才到这开村委会,平时村里大会小会还是在村头开,这个大门一年开不了几次。”

一位老乡道出了实情:“遇到上级领导来检查,村里就突击打扫卫生,领导来时还特意指令一批群众在会议室学习,挑选一批群众在图书室佯装看书,组织一批群众文化活动,以博得领导表扬。等领导一走,立即‘铁将军’把门,再也不让群众进去,群众盖章、找干部办事都得去家里找,村委会办公室灰土、蜘蛛网乱拉也没有人管。”

听了这话,我思绪万千,给上级写材料时都把村级阵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可现在修建了宽敞的村委会、活动室、图书室,却不让群众用,不是白白浪费了?

我觉得,一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要总谈农村阵地建起来了、群众活动搞起来了、群众办事方便之类的套话,还应该切实加强阵地的管理使用,只有群众满意才是阵地建设的初衷。(新疆焉耆 徐军)

参加组织活动 何以要“付费”

当前,农村党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种现象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热衷靠表面政绩或虚假活动以博取上级表扬或肯定,而对群众迫切的利益需求或民生实事却重视不够,不少地方因此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有的镇村组织活动,无论涉及党员、群众,无一例外都得付费,否则没人肯参与。

这种现象实际是典型的群众工作能力缺失症,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基层组织平时工作像葫芦掉进井里,长期浮在面上;没有像秤砣那样“一沉到底”,脚踏实地做群众工作。成绩经验靠“吹鼓手”、检查现场靠“演双簧”、工作总结靠“笔杆子”,而真正对待群众利益的事,则事不关己、应付了事。对一些多年遗留的矛盾能拖则拖,拖一时是一时,拖掉了党性和群众的信任;对群众的上门诉求能躲则躲,能溜就溜,使群众诉求无门;对影响检查、考核和自己仕途的突出问题,则能捂就捂,不到矛盾暴露不揭盖子;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则玩“踢皮球”、“拉大锯”,推来推去,直到引发矛盾甚至群体性事件方才重视。

群众工作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加强交流联系同群众“亲”、解决突出问题让群众“看”、为民办实事使群众“服”、发扬民主让群众“信”,才能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群众工作弱化的问题。(江苏洪泽 万福善)

(责编:乔业琼、杨媚)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