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干部自带行李自办伙食,给我们带来很多信息,指导大家如何搞发展。”提起驻村工作队员,43岁的藏族妇女阿玛宗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
背靠梅里雪山,面朝澜沧江,藏族特色浓郁的村落星星点点般散落在山坡上。这里就是阿玛宗的家——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
田野里鲜花盛开,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3月初,没有敲锣打鼓,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炊具,一个由15名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组,悄悄来到西当村“扎营”。
按照全州的部署,像西当村驻村工作组一样,在雪域高原上的各村落,千余名干部从3月初至4月初驻村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农村实际困难,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成了这些驻村工作队员的共同任务。
“西当村位于梅里雪山景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1300多人,4个村民小组搞旅游,5个村民小组搞耕种,发展葡萄、核桃等产业。我们的任务就是引领大家提升产业发展,还要保持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提起驻村任务,李映怀很是自豪。在1个月时间里,迪庆州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李映怀的新“身份”是驻西当村工作组组长,他和其他工作队员一道为建设美丽西当出谋划策。
入村后,队员们自己动手,把村内一个闲置的小学校打扫干净,搭起床铺,两人一间,就成了临时的“家”,而一间教室就成了队员们的临时办公场所。大家把生活费凑起来,自己买菜,在以前的学校厨房里集体开办伙食。“我们不能给村民添麻烦。”李映怀说。
才安顿完,工作队员就召集了几场恳谈会,还排好日期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为大家发展出主意。
晚饭后,村民围坐在一起,听工作队员讲政策。翻译成藏语的“好政策”“美丽的风光”“产业发展”“美丽西当”等词语走入阿玛宗等藏族群众的心中。
西当村还有个别村民小组不通公路、一些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升、产业发展仍待谋划……这些问题引起工作队员的思考。“我们把1个月的时间安排得很满,不但要用民族语言给大家讲保护生态、春耕生产、发展葡萄、提升旅游产业等内容,还要实实在在为村民办事。”李映怀一脸严肃。(新华网昆明3月20日电 记者王长山、周洪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