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党员干部要善于联系群众

□ 段尧刚
2013年02月20日13: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如何完善这一制度呢?

一、要分清楚联系的对象,是群众,不是其他

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分清楚联系对象。现在,通讯发达了,联系的人多了。许多党员干部的联系对象,是权贵、是富款,而不是人民群众。他们经常联系上级领导,联系有用同乡,联系富贵大款,联系腾达同学,联系所有有用的人,就是不联系或少联系群众。在他们的思想中,自己的“角色”不再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是一个“政治奋斗者”;不再是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而是一个“政治个体户”。

为了促使党员干部接地气,我们壶关县将进一步完善两项制度。一是“双包双联”制度,就是党员领导联村,党员干部联户,包发展,包稳定。把全县390个村分包到全县各党政单位名下,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带队进村入住,完成增收致富任务。单位联村、单位干部联户,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2户,一般干部每人联1户。针对不同的联系对象,下达不同的包扶任务。低收入的,完成增收任务;失学的,帮助筹集学费,完成义务教育;有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的,帮助劳动力就业;有特长、愿意创业的,帮助筹集启动资金,打开销售市场;愿意学技术的,联系部门进行培训;是种养殖大户的,提供技术支持;是大学生村官的,帮助提供信息,开办创业园区。不管什么单位,也不管什么任务,规定完不成者,不得撤出村。二是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就是每一名县乡领导干部都包一个较差支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还包一个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一个工作联系点。负责协调处理联系点的大事、要事、难事。为了使这两项制度落到实处,县委还采取了“无会月”、“每月公示”、“不打招呼督查”、“情况通报”等措施,促使包村党员干部经常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解决联系点困难,保证了与人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

二、要增强联系群众的本领,是真功,不是花架

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但是,这一本领,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中“失传”。群众是最讲实际的,是最看重一个党员干部行为的。联系群众,是真联系,还是喊口号,群众心目中一清二楚。所以,党员干部要出于真心联系群众。

一要树立群众为本的观念。在群众工作中,“以谁为本”,决定了工作成效。以村干部为本,工作就会联系村干部,下乡只找村干部,政策传达给村干部,工作布置给村干部,要求提给村干部,再由村干部传达给群众。这种工作方法,群众不买账,人为增加了阻力。以村中大家族为本,工作就会只联系这些大家族。大家族,一般人多势力大,虽然能使群众屈服一时,但不会屈服一世。以大家族为联系对象,群众往往会把这些党员干部划分到对立面去。你说得再好、再动心,群众也认为你是为大家族谋利,不会和你一心。只有以普通群众为本,帮他们说话,为他们谋利,替他们撑腰,他们才会和你一心,才会听你的,跟你走。

二要增强联系群众的本领。要解决“愿不愿”联系群众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不是出于真心,而是迫于形势、迫于任务不得不“联系”群众。形势一旦改变,任务一旦完成,立刻“班师回营”,远离群众。这种“被动联系”,是不能做好群众工作的,自然更谈不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发自内心愿意联系群众。联系群众,就是为群众解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下种了,群众是不是买了假种子?秋收了,应该去部分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去帮忙。下雨了,群众家中漏不漏雨?冬天了,一家一吨煤分到位了没有?开学了,失学的孩子学费筹集齐了没有?两家有矛盾了,调解了没有?“五保户”生病了,谁去照看他?留守的儿童谁来照顾、教育?打工欠资了,谁来给他们要回?路坏了,谁来修?水不通了,谁来接?有矛盾了,谁来调?把这些小事难事、烦事杂事解决好了,群众才会认可你。

要解决“会不会”联系群众的问题。联系就是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群众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服务。有的大学生村官才进村时,群众不认可,就是不能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让你写个起诉状,不会;让你预测什么农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不懂;让你提供个好的致富项目,没有;让你解释一下党的有关政策,不清。这样的联系,联系不联系一个样。联系群众,就是群众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就能提供什么。群众需要致富信息,能够结合村情实际和市场前景提供;农产品销售有困难,党员干部能够帮助销售;群众外出打工,能够根据群众技能状况,提供相关信息;群众需要法律援助,能够帮忙提供专业帮助。

党员干部要善于联系群众,不要忙于联系群众。善于联系群众,就是超前谋划,什么时候为群众办什么事,在群众提出前,就能够想到、提供服务。忙于联系群众,就是出了事,去救火。表面看来,也是为群众,但往往是应付。群众心里想什么,不知道;需要什么,不清楚;盼望什么,不明白。善于联系群众,事半功倍;忙于联众群众,事倍功半。善于联系群众,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着眼人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人民群众赞成什么我们就鼓励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

三、要弄清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帮富,不是添乱

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帮助群众找到富裕途径,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群众都富裕。但是,由于文化不同、技能不同、本领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群众富裕的难度也就不同。有的难度大,有的难度小。有的依靠自身力量就能富裕,有的就需要外力推动才能富。党员干部尤其要注意联系那些富裕有困难的群众。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也要根据党员干部实际情况相应联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胡乱搭配。要文化程度高的联系文化程度低的,政策精通的去培训,擅长演讲的去宣传,组织能力强的攻克大项目,有特长的传授技能,从事法律工作的为群众普法。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直接联系群众。对于群众来说,就是文化低的补文化,没有技能的学技能,年龄大的、离不开家的开小店,有年龄优势、创劲大的去经商,擅长种植的搞大棚,擅长养殖的搞特种养殖,擅长公关的成立中介,擅长营销的搞物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共同富裕的部署,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双包双联”制度和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包联富裕难度最大的农户,乡科级领导包联富裕难度较大的农户,一般党员干部包联富裕难度较小的农户,用这种方法促进共同富裕。

四、要强化联系群众的途径,是直接,不是间接

老百姓常说,干部文化程度高了,嫌我们程度低了;坐的车好了,嫌我们脏了;通讯手段现代了,见我们少了。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说,农村情况我很了解,不需要再深入农村、联系群众了。只要在网上查一查,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够搞出“高端设计”。这种把群众工作简单化的倾向必须克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法子,去解决所有问题。直接联系群众,能够改变目前“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机关对支委、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领导对群众、干部对群众、机关对群众、文件对群众、会议对群众的工作方式,建立干部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工作在群众中开展的机制。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领导要带头,身入心更入。不能以副职代替自己,以他人代替自己,以秘书跑一趟代替自己。其他党员干部更不能间接联系,以打电话代替直接联系,以听汇报代替深入基层。要克服“三种现象”:上级强调联系时,就去群众家中走一趟,不强调了,就忘记所联系的对象了;工作闲了去联系,工作忙了就忘记了;群众有事找上门来,就解决一下,群众不找就不去。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蹲点调研,带头住村,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撰写民情日记,听取群众意见,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更要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到村,不搞层层陪同,不劳民扰民,不蜻蜓点水走过场。

为了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壶关县委已经明确规定,把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选拔、使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提拔任用时,全面考察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视其结果决定是否提拔任用。对于在“双包双联”活动和“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中做出出色成绩的党员干部,予以重用。

(作者系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