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敢于向浪费行为说“不”

校园流行勤俭节约新风

2013年02月18日13:42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一食堂,正是下午5点,也是食堂的开饭时间。步入寒假,仍有许多留校的同学前来就餐。在食堂里,记者随机打探了几位同学,他们的晚餐基本是2种到3种菜样,加上米、面等主食。记者在该食堂的收餐台处观察了近半小时,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吃多少打多少”,但也有个别同学存在“剩宴”现象。

在收餐台上,赫然标记着“严禁浪费”的字样,但一名女同学端着餐盘,毫无表情地把一碗还没怎么动的米饭倒进了泔水桶。记者上前询问原因,她只是不好意思地表示“吃不下去了”。

“现在是寒假,两三天能收满一桶泔水,到了开学,一天就得好几桶。”一位在高校食堂工作多年的工人对记者表示,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看到也很心痛,但是却无能为力。

对于食堂浪费,有些大学生表示,有时确实有主观原因,但大多数情况是无意识的,并没有刻意浪费的想法。

即便是无意识的,但浪费毕竟是浪费了。仅餐饮浪费而言,高校大学生的浪费现象惊人。根据一项对北京多所高校食堂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

“舌尖上的浪费”只是最直观的表象。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本是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却在指尖间轻轻流逝。

一面是巨大的开支,一面却没有明确的预算。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小胡认为,大学生浪费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规划,“总体来说,在花销上大家比较朴实,但身边也有一些同学毫无节制,滥用信用卡。”

“受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高校辅导员赵老师说,“大学生大多是花家里的钱,更应该理性消费,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不挥霍,不浪费,不攀比。”

节约型校园作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师生环境素养、培养学生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观念的重要使命。治理校园浪费现象不能只靠道德约束,还需要从制度上提供一系列指导。目前,许多高校利用一系列软措施,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为了节约用水,北京师范大学较早地在浴池里采用智能IC刷水卡方式,有效解决了学生浪费用水的问题;在天津大学,通过采用校园能耗监测平台系统,全校教学区域的节电率达到20%至30%。

可喜的是,在一系列政策和活动的推动下,大学生对浪费现象的思考和讨论日趋深入。一封封大学生节约倡议书,一次次走进社区呼吁节约活动……大学生也加入节约环保践行者行列,把节约理念不断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韩秉志)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