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苏州探索党员“出口”机制

郭奔胜 刘巍巍 董瑞丰
2013年02月17日10:0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江苏省苏州市于2010年开始,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的探索,先后完成了两批试点,力争通过4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全面推开。

首批试点分别在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国有企业和高校等五种类型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在总结首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第二批试点扩展到全市各类型党组织,共64个基层单位、24541名党员参与。第三批试点已全面展开,试点党组织和党员数均占到全市总数的1/6。

方案制定突出“法理性”,实现慎重严谨。党员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已有的各类制度,规定零碎、分散且制定年代较早,基层党务干部往往很难完整掌握。这也是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放松党员管理,进而产生不合格党员的一个重要原因。苏州市委组织部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细致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不同时期关于党员管理工作的各类规定,以现有党内规范为框架,制定了12种不同类型党员的处理和管理规范,总结编写了操作实务手册,确保每项操作程序和性质界定在法理上有出处、有依据。

排查体现“深入性”,实现不留死角。苏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娟介绍说,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切实对党员的政治生命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查找工作。各试点单位党组织通过查询档案资料、联系走访其亲朋好友了解情况,依托公安、劳动社保、出入境管理等部门信息查询系统,对长期不联系的党员进行全面查找。两批试点中,有621名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取得联系,经组织教育恢复正常组织生活。

方式方法突出“细节性”,实现刚柔相济。在试点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在遵循“从严管理,从严处置”原则基础上,注重对工作细节的把握,人性化地开展不合格党员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动员有威信的老领导、老同志参与到工作中来,动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老娘舅”、老街坊与有不合格思想行为表现的党员谈心交心,动员老革命、老模范现身说法,强化教育效果,用集体的智慧使“出口”工作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易于接受。

整体效果突出“教育性”,实现治病救人。探索建立了被处置党员专人帮扶、跟踪教育机制,引导他们正视问题,认真整改。注重将处置工作与全体党员的党性教育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了“珍惜政治身份、做合格党员”专题党课,组织开展了“党员组织纪律集中教育月”活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管党意识和党员的党性责任意识,消除了部分党员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抵触的情绪,达到了“教育在先,处理在后;信服在前,手续在后”、“处置一个、教育警醒一片”的效果。

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政策性、原则性、政治敏感性都很强,必须秉持积极、稳妥、慎重的态度。苏州组织部门表示,循序推进,使试点过程成为不断统一党员思想认识的过程,成为各级党组织不断加深对试点工作领悟理解的过程,也成为试点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得以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大限度减少了党内外对试点工作的片面认识和负面影响,减轻了试点工作的内外在思想阻力。

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腊军说,试点工作解决了党员队伍建设中现有制度难落实问题,但巩固试点成果,还要建立起加强党员日常管理、严格教育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长效机制。

苏州的第三批试点,正放大惩戒约束效应,将其延伸到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探索通过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强化考核约束,通过建立党员述行制度强化自我约束,通过加强专题培训和发放《党员警示卡》等途径强化纪律约束,通过引入群众考评强化外部监督约束,努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党员约束管理体系,实现防患于未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