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把漳州科学发展推向新水平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  陈冬
2013年01月30日17: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首次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深化。近年来,漳州确定了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并进行了探索实践,符合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成又富又美幸福漳州的信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加快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努力创造一种产业与环境互动、城市与乡村统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模式,探索一条投资少、效益好、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路子。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漳州生态优越、环境优美,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加快漳州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以良好生态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人资源,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速提质。去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4%,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7亿元,增长38.4%,两年翻了近一番;规模工业总产值2617.3亿元,增长21.1%,实现三年翻一番。大项目、好项目日益增多,截至今年10月,全市投资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88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吸引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还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旗滨玻璃落户东山,看中的就是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并把总部从宁波迁过来,吸引国内知名企业50多位管理精英加盟,引来英国、法国、美国的高级专家40多人常驻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682名,国外、境外专家24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0亿元,产值位居全省第三。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是有机联系、良性互动的。我们在漳浦县既建设了116平方公里的古雷石化产业园区,又发展了130平方公里的花卉苗木基地,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长泰县用生态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科学发展十优县,同时荣获国家生态县称号。事实证明,生态建设越是加强,产业升级就越快,聚集人才就越多,经济发展也就越好。我们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切实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要求,积极引办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项目,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努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发展、和谐共荣。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生态环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抓好生态建设,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新期待的职责所在。近年来,我们从满足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居住在优美的环境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健康舒适,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我们持续加强九龙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实施九龙江流域产业布局规划,对不符合产业规划的污染项目,坚决予以否决,从源头上消除了各类水环境安全隐患,九龙江一至三类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我们把城市内河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禁排放、治污水、清淤泥、补活水”四项举措,促进污水变清水,死水变活水,并抓好沿岸的绿化美化,有效改善内河周边环境。我们结合小城镇建设、小流域治理、小片区整治、小社区配套、小产业培育等“五小”工程建设,每个县确立2-3个村庄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持续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长泰县突出“显山、露水、秀村、融绿”,实施立面改造、河道整治、管线下地、污水处理、垃圾归类等专项治理、垃圾归类等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把水土保持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采取“山顶戴林帽、山腰绑果带、山脚穿竹鞋”、“乔灌草一起上、绿化致富一起抓”等多种治理模式,治理小流域54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65.86平方公里,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事实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突出以人为本,惠民利民。我们要高度重视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重点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彰显城市特质和魅力。综合实力竞争、低成本竞争、差异化竞争,是区域之间三大竞争策略。近年来,我们立足漳州生态环境良好、又靠近厦门的独特优势,选择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着力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在厦漳泉同城化中体现同城不同质的差异化发展,增强漳州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在漳州中心市区拿出一块最好的滨江地段,规划建设面积3.3平方公里的碧湖生态园,并在周边规划布局行政办公区、金融商务区、总部经济区和文化中心区,把城市生态建设与价值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城市新亮点。我们在中心城区周边规划建设22处、面积100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各县(市)也规划建设1-2个生态公园,通过绿树浓荫的自行车道、野趣自然的慢行步道,形成完整的环型互通慢行交通系统和开敞的绿色空间,打造“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城一体、城园交融”的独特风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我们把厦漳同城大道作为城市窗口、城市景观和城市标志来打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建成集旅游、休闲、集疏、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快速路,既拉近了漳州与厦门的距离,又展现了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让人们充分享受“快速路上的慢生活”。事实证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才能发挥漳州独特的生态优势,凸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提升城市竞争力。我们要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加快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全力打造生态经济高地和温馨宜居家园,在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合作共赢。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既立足当前,更注重长远,千方百计保护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 ”规划中,我们注重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分区,把水仙花基地、荔枝海、香蕉林、湿地公园和九龙江上游水源地等自然保护区域,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域,依据法律法规实施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引导重大项目、新兴产业向沿海地带、城镇密集区和重点开发区转移,构建滨海城镇发展区和厦漳一体化发展带。鼓励生态保护区域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并实行“沿海反哺山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不平衡的发展破解发展的不平衡。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在工业项目建设中,制定出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鼓励政策,明确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并要求那些现在没有实力建设好的地方,宁可“留白”,也不降低标准乱建滥建,尽可能多留出土地用来建设生态保护带。我们正在加快建设的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以及联东U谷、联想科技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高科技大项目,都体现了节约集约发展的要求。最近落户龙文区的联东U谷,总投资108亿元,工厂的容积率在1.5以上,主要建多层厂房,尽量节约利用土地。落户芗城区的联想科技城,也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包括云计算中心、联通互联中心等现代电子技术项目,都集中在这个地方。预计到 2015年,我们将以占全市5%的土地创造出80%以上的工业产值。在村镇规划建设中,注重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走出一条集约化、紧凑型的农村发展路子。事实证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手段。我们要积极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挑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把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推向新的水平,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积极贡献。

《海峡通讯》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文章”征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