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文/燕海茂
2013年01月30日15: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教育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稳定、不均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当前,以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为标志,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三区”战略,实现“两新”目标和“四个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机遇和挑战并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结合我省教育的实际,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更是关乎青海未来发展的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伟大进程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目前在青海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发展“三个优先”政策,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安排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二是牢牢抓住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政策信息,客观准确地向国家反映实际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和项目,满足新建学校、扩建学校、改造薄弱学校经费的需要。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党和国家已经制定的发展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教育的各种政策措施用足用够,真正做到雪中送炭,把钱花在“刀刃”上,努力实现项目、经费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要结合省情,深入研究把握青海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针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出思想、出思路、出政策,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使教育决策及时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整个21世纪,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指的是一个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即思想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及适应环境与社会的能力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践行。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教育人、培养人。因此,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并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艰苦奋斗、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要注重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着眼点是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坚持学前教育抓普及、抓提升,义务教育抓巩固、抓均衡,高中教育抓规范、抓特色,切实办好每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探索实行优质学校集团办学,加快建设教育园区,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移,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力争“一校一特色、校校有品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使青海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社会化、成人教育终身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孩子的公平发展权。

重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落实好“两免一补”和高校、高中阶段贫困生资助政策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农牧区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推进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及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是教育机会公平的切实体现,是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力的基本保障。民族教育是青海教育的特色、优势,同时也是薄弱环节。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我省民族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普及程度方面差距缩小,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我们要抓住国家支持藏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落实教育部《教育援青工作会议纪要》,认真做好项目工作和规划工作,主动追踪国家教育资金投向,争取更多的支持资金和项目。同时,还应加大异地办学力度,加强“双语”教学,建设“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牧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鼓励民办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同时,还要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用更为规范的管理协调来维护教育公平。

五、积极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促进教育事业新发展。

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全面推进全省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加快实施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7项省内专项改革试点项目、4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二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完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建立与政府主导的办园相适应的幼儿园规划建设、教职工配备、经费保障机制及收费管理制度。三是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采取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高校附设中小学、引进民办力量等形式,探索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模式。积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由个别重点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由统一发展向特色发展、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发展转变。四是扩大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我省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模式和交流模式,形成出国留学和来青留学同步发展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决于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我省重点是提高农牧区教师的育人素质和教学水平。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既重言传又重身教,以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要完善教师正常补充、城镇教师支教和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实现教师结构上的优化,合理解决农牧区学校教师学科性缺编问题。要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要充分发挥典型学校、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培育一批引领素质教育的名师、名校长和教育家。要着重从制度上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身教,大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七、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的是加强高校和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高校和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思想建设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保证学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和中小学党的机构设置,加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学校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等方面走在前列;反腐倡廉建设就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学校建设、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等方面,明确“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确保工程优质安全和干部廉洁;制度建设就是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相关制度,逐级签署《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用机制保障、制度保障、措施保障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和谐安全稳定。

(作者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学校党建
· “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文章”征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