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质执政骨干队伍

陈元邦
2013年01月30日09: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阐明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建设的关系。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是破解干部人事工作难题、完善体制机制的必然选择;是组织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目标任务的完成,关键在于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建设。组织部门承担着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之责,必须坚持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在思想上,形成改革的共识,增强自信自觉

共识的程度与改革的进度、力度和深度成正比。共识度越高,改革的进度越快、力度越大、深度越深。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共识是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胆突破旧观念,打破老框框,不懈探索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选拔任用的机制体制,不懈推进选人用人的民主化进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实践为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我们对改革的自信。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应当解放思想,先试先行。看准了就干,不搞无休止的争论,先干起来再说,先办成了再看,让实践来检验、让成效来评判,把握不准的先试点,切不可瞻前顾后、求稳怕乱、错失良机;改革应当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包容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错误,包容加快改革创新的无意过失,对基层的实践与创造要多鼓励、多支持、多帮助、多总结、多提升;改革应当把基层的实践探索与制度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基层的实践探索,把基层的实践和探索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使制度成为实践和探索的结晶,通过制度使改革实践和阴陈元邦探索的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改革应当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自觉把党的领导、扩大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防止华而不实、形式主义,持续推动改革向深层次推进、向宽领域拓展、向科学化迈进。

改革无止境,改革需要自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变化发展,干部人事工作新情况、新问题还会逐渐暴露。干部人事工作不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前进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的办法去解决。一方面,干部素质暴露出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干部人事体制机制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健全。

只有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健全一套能上能下、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的干部管理监督体系,努力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才能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因此,必须以坚定不移的政治态度、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增强改革的自信与自觉,毫不动摇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在方法上,以科学化为路径,完善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科学化必然要求组织工作科学化。在组织工作科学化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规范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

强化整体规划。规划是实现选人用人科学化的有力抓手。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需求,客观分析干部队伍现状,科学制定干部工作规划,形成干部培养、选拔、管理、监督的有机统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干部工作规划体系。要加强规划落实意识,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对制定出台的规划,每年要进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发挥规划在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中的宏观管理作用。

强化统筹兼顾。既要整合组织系统内部资源,又要借助各方面力量,善于把全方位推进与分领域推进结合起来,把全面加强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探索创新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

强化精细化管理。实行系统化类别化精细化安排,对组织工作的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实行科学管理、分类指导,将精细化标准渗透到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能体现科学性、操作性,体现个性化、差异化。

强化制度设计。要从务实管用的角度出发,健全完善干部工作机制体制,提高干部工作效益。尤其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建立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更加注意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队伍的渠道,形成公平公正、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识别干部“德”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探索建立网上干部管理科学评价系统,加强干部日常考核,建立健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重点突破。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攻坚克难、突破瓶颈的需要。只有抓住那些制约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抓住干部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要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倾听干部群众的呼声。当前,要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如何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如何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的干部培养选拔;如何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等问题。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流、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在评价上,以公信力为尺度,做到“两个满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之一。群众公认与否,也是检验干部选任质量的重要标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有利于选人用人质量和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提高,实现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有机统一。近年来,组织系统以“满意度”作为撬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有力杠杆,大力实施组织工作满意度工程,满意度民调各项指标逐年稳步上升。这些实践使我们更加坚信,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要牢固树立“两个满意”的意识,不断深化对“满意”二字的理解,在提高公信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

以权力的规范运行赢得公信。大量事实证明,选人用人的腐败首先源于选人用人权力的滥用。必须把权力的规范运行落实到选人用人的全过程,确保选人用人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在权力运行中体现公平公正。在制定政策,出台方案时,要能够体现公平公正,防止政策层面的失误。在具体实施时,要将政策措施执行到位,防止在执行层面的失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用严明的纪律来维护选人用人的严肃性。

以阳光透明赢得公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以公开透明为价值取向,做到“阳光”选人。要坚持人民群众选人用人的主体地位,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选拔条件、选拔方式等让群众知情,选拔结果让群众知道;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权和表达权,在干部提名、干部考察中听取群众的评价,拟使用对象让群众评议。

以服务赢得公信。要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要把关心保护干部与严格管理干部监督干部有机结合,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以监督赢得公信。自觉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倾听基层呼声。对于群众赞成的,尤其是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做法,要继续巩固、完善和提高;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的问题,要坚决改进,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对于群众所期盼的,如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要积极探索推进,努力使干部工作体现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要求。

《海峡通讯》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文章”征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