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重庆北碚:探索“四三”工作法确保流动党员纳入有效管理 

2013年01月16日08: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北碚区主攻党建薄弱环节,通过建网络、畅渠道、办课堂、发挥作用等措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四三”工作法,管理流动党员1209名,使98%以上的流动党员纳入了有效管理,保证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争优不落后”。

建立三级网络,掌握流动党员流出的动向。一是区委组织部联系流动党员中心户。建立区级流动党员信息库, 7位部领导和业务科室按照10%的比例与流动党员骨干结对挂钩联系,通过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建立流动党员QQ群、用好12371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线等措施,实行定期联系,给流动党员解答政策疑问、宣传家乡的变化和各项优惠政策等。二是机关干部联系所驻村(社区)流动党员。机关和镇街党员干部结合驻村(社区)安排,与流动党员留守家庭建立定点帮扶对子,每季度联系交流1次以上,及时解决“留守子女”上学、“留守老人”托管等家庭困难。三是村社干部“一对一”联系所有流动党员。每个村(社区)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台账,每名党员落实一名村社干部“一对一”跟踪服务,准确掌握流动党员外出时间、从事行业、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等基本情况及在外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情况。天生街道西南大学北社区书记全孝英还通过QQ群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每月“一讲二评三公示”。

畅通三个渠道,扩大流动党员服务的覆盖面。一是异地直管。对流入地相对集中、流向稳定的,重点依托外事机构、派驻机构或企业等实体,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灵活建立流动党组织。目前,已在区外建立流动党支部13个,管理流动党员112名。静观镇渝北流动党支部书记杨永斌在经营的茶楼中专门开辟支部活动室,组织16名流动党员按时参加组织活动。二是协议托管。对外出时间较长,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的流动党员,由17个镇街党(工)委与当地党组织签订“托管”协议,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党组织,使其参加流入地的组织生活。目前,全区共向外地党组织“托管”312名。三是双向联管。对流动分散、流向多变的,要求党员外出前,主动到所属党组织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每流入一个地方均要主动到当地党组织报到,并做好参加组织活动、缴纳党费等相关记录,每年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回原支部进行一次审核。同时,建立“每年一评”制度,党支部每年组织春节返乡的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比优秀流动党员。对春节未能返乡的,通过邮寄自评材料、网络视频等形式参与支部评议活动。

举办三个课堂,巩固流动党员教育的成效。一是固定课堂。利用区委党校阵地,整合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资源,在流动党员外出前举办“阳光工程”劳动技能培训班。去年以来,已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流动党员215人次。二是网上课堂。建立流动党员手机短信平台,开设“远教课堂”和“手机党课”8期,定期发送党务短信8000余条。依托12371电子党务管理系统,提供远程“在线点播”便捷服务,每月开展“在线述评”,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学习。澄江镇通过手机党课,及时通报软弱涣散组织的整顿情况。三是节日课堂。利用春节、农忙等流动党员返乡时机,在返乡流动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给流动党员邮寄一封慰问信、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为流动党员上一次党课、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与流动党员谈一次心、开展一次行前教育。

发挥三大作用,激发流动党员争创的动力。一是服务他乡建设。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组织流动党员“本地承诺、异地践诺”,立足本职岗位兑现承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目前,我区先后有6名流动党员被选拔担任企业班组长、19名党员所在岗位被评为“党员示范岗”。施家梁镇三胜村党员刘后黎在大足区铁山镇流转土地170余亩,成功在当地创建大型“大足黑山羊”繁育基地。二是促进家乡发展。鼓励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社区)干部、名誉职务等,先后有10余名返乡党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三圣镇天宫村名誉村主任罗英均捐资8万元修建村级服务中心和便民道,捐资4万元资助30名困难学生。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以流动党员优惠和支持,引导流动党员先后返乡投资旅游开发、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等项目20余个。三是带动老乡就业。号召有条件的流动党员积极带领乡亲外出就业,提供信息、市场、岗位等方面的帮助。今年以来,流动党员成功推荐400余名老乡到外地就业,仅复兴镇双龙村流动党员邓礼中就吸纳30余人到自己创办的花卉销售公司就业。

(责编:杨媚、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