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晴隆县以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同心同行”和“万企联村”帮扶活动为抓手,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帮扶,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细胞”,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发展“红色方阵”,构筑新型企业的战斗堡垒,实现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互动共赢。
精兵强将,各把一方。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模式,把选派高素质专职党建指导员作为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着重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发展“红色方阵”。结合非公企业实际,县委按照“分层选派、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把部分县直机关党员干部选派到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任专职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目前,全县共有工商注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01家,从业人员2900多人,共选派97名机关干部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指导联系非公企业401家。
健全组织,营建堡垒。党建先行,激活非公经济一池春水。近年来,晴隆县始终坚持“像抓经济一样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把“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有机地融入非公企业党建之中,有效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成立晴隆县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委员会,配备书记1名,实现有专门的机构对非公党建工作进行管理。为了有利于党建指导员开展工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组建党组织,理顺非公企业党组织管理关系,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401个、社会组织党组织22个,实现了党组织应建组建率100%、党的工作全覆盖。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入驻企业制度,定期听取企业投资人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从县园区办和乡镇党委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企业抓好党建工作,形成园区“立体党建”工作格局。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年度培训制度,培训内容以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为主。今年以来先后培训了20多名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不断提高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机制,整合党建工作资源,充分发挥组织、统战、工商、工商联、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大党建格局。全县97家非公企业均建立党组织,配套成立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组建率达到100%,有力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黄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