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9时,贺州市委党校学术报告厅里气氛热烈,260多名学员正在认真听课。
这个讲台,站过著名的专家、学者,也站过中央、自治区的高层领导。但这天站在讲台上的,却是几名本土“村官”。台下,为首的“学生”是县处级领导,还有部分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一把手”、新农村工作队队长、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
这在贺州尚属首次。一种名曰“村长讲堂——把农民的想法告诉给县长”的“倒置式”干部培训模式,正在该市实施。
平桂管理区鹅塘镇塘面村委会主任古越南,当了10多年“村官”。他创办村级马蹄协会,把小马蹄卖到了欧美,因带领村民发财致富而闻名贺州。“没有协会统筹不行,成立协会,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就摸出了‘统筹销售、技术培训、统一管理’的路子,进而形成了‘农户+协会+公司’的模式。如今,协会会员已由成立时的43人迅速发展到1254人,会员家庭平均年马蹄收入1.56万元。”带着泥土味的新鲜语言,坎坷曲折的创业经历,绘声绘色地从古越南的口中讲出,再现了一个小山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历史”。
“村官”讲经验,也提尖锐的问题。“一些水利渠道无人管,有水到不了田;上游淹,下游旱。盼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古越南说。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废弃物品大量增加。”莲塘镇仁冲村村委会主任胡仕琴说,“建议治理农村垃圾,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加以认识。”
10时40分,“村官”讲课后,与“县官”相对而坐、互动交流。县长、局长们对“村官”反映的情况进一步追问了解,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回应,更总结了具体解决基层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这是一堂解渴的课。”钟山县县长唐先程开始担心“浪费时间”,听课之后拍案叫绝,“启发很大,听到了很多书本里没有、下去调研看不到的东西。早该请这样的老师给我们上一课,直面问题,针对性强。”
据悉,去年,贺州曾创新建立了“一日、一校、一组、一网、一地、一坛”的“六个一”选学制度,为党员干部提供了“菜单”式培训服务。“一日”,即推行周一学习日制度;“一校”,即创办机关干部夜校,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习;“一组”,即除领导班子外,建立在职干部中心学习组,以封闭集中为主要形式,利用中心学习组组织学习;“一网”,即建设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一地”,即建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示范基地;“一坛”,即定期开设“贺州发展论坛”,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到论坛研讨讲学。
“六个一”广受好评,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培训模式上,依然是自上而下的。“从外地请来的上级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课都讲得很好,理念也先进。”贺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黎魁说,“先进的理念要在基层落地生根,必须使执政者对基层充分了解。‘村官’给‘县官’讲课,可使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通过参与培训,听到来自最基层、最原始的声音,为领导干部了解基层,把握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扩展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方式与‘六个一’结合,相得益彰,相互补充。”(记者 王万程)
(刊载于2012年05月 广西日报,原文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79340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