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2012年度“最受关注的基层党建新闻”候选文章

我在组织部的那一年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推荐)
2013年01月03日18: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这里有孔子登山望海的身影,这里有传世闻名的摩崖造像,这里有国家级非遗五大宫调,这里有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

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古城海州。

六年前,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第一次看到王蒙的《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六年后,我有幸真正成为组织部的一名新成员。

还清晰地记得,来到组织部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在办公室,部长让我先熟悉部里的各项工作。

组织工作出生产力

组织部是一个神秘的部门,最神秘的地方是干部工作。选什么样的干部、如何选干部,对于我这个刚刚踏入部里的年轻人来说,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还记得那年年初时,全区公务员调任开始报名,我目睹了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整个选拔过程,最终有4名事业单位人员进入了副科级领导干部队伍。据说,这是继我市公务员调任实施细则(试行)出台后,全市县区中首家开展的调任工作,它进一步打破了选人用人的身份瓶颈,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事业身份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让我对干部选拔任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海州的春天充满生机,整个部里都在忙党委换届工作。部长说这是全年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到部里经历的第一件大事。

换届中,我参与了前期筹备工作,进行了换届干部考察,目睹了代表选举过程,整个换届平稳有序、顺利推进。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部长的提议下,由我本人创意策划的“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主题晚会列为全省严肃换届纪律工作的一大亮点,还入选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特色工作实物展览。

那一年,我们以换届为契机,“公推差选”了2名80后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干部科长告诉我说,这只是干部工作的一个缩影。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才能把我们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真正推动组织工作出生产力。

后来,我们相继推行了年轻干部交流任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揽子计划”,先后提拔了2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选派了56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组织了1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打造了一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干部队伍,为新海州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组织工作出凝聚力

6月12日,《连云港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区社区大党委的特色做法——《海州“大党委制”激发社区新活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把现有符合条件的社区党支部(总支)升格为党委,将辖区内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党委管理。这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次创新,在当时引起了全市的关注。

党建工作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要带着研究的眼光,拥有创新的思维,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和体验。在那一年全区党建工作会议上,组织部长有感而发。

原来早在年初时,部里就成立了调研小组。由部长亲自带队,围绕社区党建问题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专题调研,最终提出了以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为突破口,在社区成立“大党委”的设想。经过反复讨论和充分论证,终于在5月7日,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大党委——新建社区党委。年底时,全区已先后在文化社区、红旗社区等10余个社区成立了大党委,走出了一条构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新路子。此项工作在全市县区中惟一入围2011年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人民网、《江苏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江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是那一年全区党建工作的主线。

8月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祁彪到我区调研时,对基层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那一年,全区党建工作亮点突出,形成了“一部三会”、“楼栋党建四进”、“党员创业助贷工程”等多个党建工作品牌,打造了沙杭村党支部、西大岭社区党支部、兴隆集团党支部等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在全区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强大效应。

也正是在创先争优的引领和推动下,党建工作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那一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5%、30%、42%、21%,涨幅居全市前列,全区呈现出时不我待、争先进位的发展态势。

组织工作出创造力

10月中旬,在省党代表候选人考察中,一位叫卢明立的候选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考察中得知,他是我区第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层次人才。后来,在与人才科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那时全区拥有人才资源总量1.015万人,仅高层次人才就达84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333工程”、省“双创计划”等各类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共计38人。

记得部长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组织部要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把人才问题放在全区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视、人才培育与干部培养同时推进、人才发展环境与投资发展环境同步优化。这让我对“党管人才”这一说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金秋时节,从科技部传来喜讯,我区顺利通过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我区人才载体建设成效明显。那一年,全区拥有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市级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共计30个。同时,还培育了太阳雨太阳能、鹰游纺机、天明机械等19个国家级、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我区成功跻身省知识产权试点区行列。

在10月召开的一次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一位来自企业的发言者提出,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应该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市人才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我区积极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招才引智有功单位(个人)奖励办法》等多项政策,为全区各类人才竞相发展营造优质的环境。

“人才强区”战略的驱动,促使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那一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值近40亿元,占行业比重的一半以上,初步形成了新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四新产业”集群,海州正逐步实现由“创业古城”向“创智新城”的靓丽转身。

组织工作出战斗力

我在办公室一直从事综合文字工作,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材料。还记得刚来部里那会,分管部长就多次叮嘱我说,部长对材料很重视,要求高、标准严,自己一定要多吃苦、肯钻研,认真对待每一篇材料。

有一次,我为部长写一篇会议发言稿,经过几轮修改之后,部长仍是不大满意。在办公室里,部长耐心地教育我说,组织部是党员干部心目中的权威部门和公信部门,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我们的一贯作风,部里的材料无论大小长短都要经得起推敲。

原来,不单单是材料,部长对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打铁还需自身硬”,组工干部要做能力最强的干部。在那一年第一次全区组工例会上,部长对大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刚来的时候,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组织部的人走路都很快,做事都很急;为什么大家平时都不怎么爱说话,一直埋头做事;为什么大家很晚才去食堂吃饭,经常加班加点。

后来我慢慢体会到,组工干部不敢拖拉,因为有很多事情需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必须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组织干部不尚空谈,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斟酌,考量说话的场合、时机和对象,做到谨言慎行;组工干部不可随便,组织工作的规律性、规范性和规划性都很强,每一项工作都事关重大。

“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在与区里其他部门的接触中,我得知,在他们眼里,组织部就是典范,组织部就是样板,组织部就是品牌。部长在工作中多次提到,要按照市委组织部祁部长提出的“六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那一年,部里先后开展了“开门评部”、组织部长“三解三促”下基层、“组工干部大调研”、“组工讲堂”等活动,不断深化和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在全区锤炼一支能力最强的干部队伍,打造一个作风最优的模范部门。

一路走来,风景很美。

怀揣下一站的憧憬,我继续前行……

(连云港海州区委组织部 王善河)

(刊载于2012年05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文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7955169.html)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2012年度“最受关注的基层党建新闻”评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