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嘎木村是我区第一个户户有党员的村。每天清晨,村里的82名党员和全村群众都会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才有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
“2006年以前,嘎木村党员虽然富裕了,可那时村里的党员只占极少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村党支部书记甲央群丹告诉记者:“要想全村富裕,就要把发展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嘎木村党支部开始对村里有受训意愿和受训能力的党员进行建筑、经销、农牧等实用技能培训,然后对那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发展愿望、有可行性项目支持、缺乏资金的党员,由村党支部主动出面,帮助他们申请帮扶资金和小额贷款。
村民罗布就是其中一位受惠党员。罗布原本是村里的困难党员,现如今漂亮的二层藏式小楼就是村党支部帮扶后的有力见证。10年前,罗布虽然入了党,可是生活依然贫困,住的还是泥土结构的房子。为了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舒坦的日子,罗布向村党支部提出了自己开一家小商店的想法,但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进货资金,迟迟不能实现愿望。村党支部知晓后,不仅主动出面担保,帮他申请了3万元的小额无息贷款,还替他出谋划策。“如果不是当初那3万元,我现在可能还在过穷日子呢。”罗布回想起来泪光闪烁不停:“心里有太多说不出的感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现在我再也不是村里的困难党员了。这不,才一年多的时间我就还清了这笔贷款。真的是多亏了党啊!”
据了解,近几年来,嘎木村有18户党员家庭申领到了帮扶资金或小额贷款,其中有10户家庭已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极大地激发了党员的自豪感和归宿感。
党员率先富了起来,村党支部没有忘记让党员带动贫困户脱离贫穷走向小康生活。他们采取“3+1”措施(村党员干部帮扶,明星党员帮带,致富能手帮助),每3名党员结对帮带1户贫困户。普布次仁就是在3名党员的帮带下,不仅学会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还建成了3个大棚。过去他家餐桌上的蔬菜特别单调,除了萝卜、土豆再也没有别的,现在学会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想吃什么蔬菜就种什么蔬菜,多余的还可以拿到市场去卖,增加收入。靠大棚种植蔬菜、水果的普布次仁,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嘎木村党支部又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确定了以青稞为主的种植业,以牦牛为主的养殖业,以林下资源为主的采集业,以经商、运输、建筑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不断致富,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现在,全村除了每年每户采集虫草资源所获得的3万余元现金收入外,还有5户人家经商年收入达25万元,3户人家从事运输业年收入近10万元。群众的腰包鼓了,村党支部又为改造群众房屋忙活起来,带领村民投工投劳1200多人次,帮助困难家庭建设美丽的新居,投入资金92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的嘎木村,再也不是过去的“穷乡僻壤”,俨然一个错落有致的富裕小镇……
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嘎木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大大增强,大家纷纷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全区第一个户户有党员的村。(记者 王晓莉 麦正伟 王雅慧)
(刊载于2012年10月 西藏日报,原文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1010/c117092-19218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