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饭了,都快1点了!”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郭财说,“今儿去王小平家。”
昨天是昌平区延寿镇流动服务站下乡的日子。镇党委组织委员杨福军带队,与党委副书记曹文莉、组织干事徐伟良等一行7人到几个村去送服务,中午时分到了下庄村。按镇里规定,工作餐要到农户家吃“派饭”。
出村委会不到5分钟,就到了村东头的王小平家。
大炕中间摆着矮圆桌,圆桌中央是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炖豆腐,旁边是五香花生米、腌黄瓜、咸鸡蛋等几个凉菜,还有一盆豆饭。
脱鞋上炕,杨福军看了看饭菜说:“这花生米是买的吧?说好有啥吃啥,可不能例外呀。”
“没有,都是自家产自家做的。”王小平笑着回答。
杨福军说的“有啥吃啥,不能例外”,是镇里给下村干部定的吃“派饭”的规矩。
延寿镇是去年9月刚组建的纯山区镇,17个村,1万多人口,最远的村离镇政府50多公里,村民办事不太方便。去年11月,镇党委和政府出台了送服务下乡的举措,每周二、四进村送服务,包括各种政策款的发放、行政审批等等。同时规定,赶上吃饭时间,下村人员要到农户家吃“派饭”,按每人每次30元标准直接付现金给农户;而且,农户家有什么吃什么,不许额外提要求。
“今年收成怎样?”杨福军夹了一筷子酸菜,边吃边问王小平。
“还成,栗子核桃换了5000多元,加上打工挣的,不老少了。”王小平挺满足。
村里谁家还有困难?低保发放公平不公平?护林员工资发放是否及时……聊着村里的长长短短,这顿饭吃了不到40分钟。
出门时,杨福军掏出300元钱塞到王小平手里,王小平左推右推,就是不要。
“吃饭哪能不给钱。镇里规定每人30元,我们7个人,多出那点儿是我自己的,算个心意,必须收下。”杨福军硬把钱塞给了王小平的媳妇。
“上午10点多郭财来我家,说今天镇里干部要到我家吃派饭,我想出去买点肉、鱼啥的也来不及了,正好家里有酸菜,就炖上了。看他们吃得香,心里踏实了。”王小平对记者说。
延寿镇党委书记宁澈对记者说起“派饭”制度的来历:“去年9月29日延寿镇成立,开始工作的第一周,我下了几个村,在村里工作到了饭点儿,村干部带我们到周边餐馆用餐,几辆车呼呼地开过去,路边上站着老百姓,对着我们指指点点。当时就觉得很不是滋味,都能猜到群众说的什么。所以,一个多月后,我们就出台了吃‘派饭’的规定。”
除了规定到农户家有啥吃啥,每人每次30元标准,由镇政府出钱,不增加村级负担外,延寿镇的“派饭”制度还规定:坚持避嫌原则,只能到当天没有办事需求的农户家用餐;村两委干部不陪;禁止饮酒……
下村干部吃“派饭”,得到了群众的好评。王小平对记者说:“早些年我家也接待过派饭,我还记着那时是给二两粮票、三毛钱。后来多少年没听说还有这事儿了。炕头上的干部,跟我们一起吃白薯、喝面粥,觉得跟一家人一样。如今,这样的干部又回来了!”(记者 李砚洪 实习记者 高健)
短评
为炕头的“派饭”叫好
砚洪
下乡入村工作,到老乡家吃饭并支付一定菜金,这种工作餐的形式叫“派饭”。历史上,曾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
一度,这种制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昌平区延寿镇重续历史传统,让久违的“派饭”制度回归,不禁让人叫一声好!
什么叫转变作风?这就是。
炕头上吃着农家饭,跟老乡话桑麻、聊家常,不隔肚、不藏话,亲如一家。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作风。民生之不足,百姓之忧难,工作之得失,在这种场合往往能更真切地了解到。
莫轻看炕头的一顿“派饭”。跟老乡一起盘腿坐在炕头,我们就能听到最真的话,百姓就会把我们真正当成自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