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纪委的职能是什么?”
答:“教育、保护、监督、惩处。”
问:“那你谈谈一名党员应该如何遵守党纪?”
答者陷入了思考:“……”
18日下午,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举行入党前答辩会。窗外寒风呼啸,屋里有人被问得额头冒汗。
从2010年8月起,枫泾镇开始试行入党前答辩。入党积极分子在被接收为预备党员前,必须参加入党答辩,他们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现实表现、自我认识等内容进行公开答辩,答辩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
“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标准不统一、标准被降低、操作程序不规范。以前组织在审查被考察对象时,存在组织部门实际考察结果有时与基层党组织评价差距较大的情况。”枫泾镇党委委员李洁说。
入党前答辩,目的之一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使一些思想认识不高、对党认识不正确、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人没法混过关。
18日答辩会上,9名在考察期的入党积极分子陈述后,随后接受答辩考核,最后由镇党委组织部门、镇党员服务中心和党代表组成的评定组统一打分,通过答辩后,他们还要接受组织部门回访。该流程是镇党委确定积极分子能否成为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
“感觉入党要求很严,不光是交思想汇报,也不能死记硬背相关内容,要深入思考,不过我觉得这是必要的。”入党积极分子周莹莹说。
枫泾镇入党前答辩此前共组织11批次,140人参加,13人未能一次通过。
“如果第一次没有通过,我们会再组织答辩,如果连续3次不通过,我们会考虑延长他们的考察时间。”枫泾镇党群办副主任谭军锋说。
王国胜在上一次答辩中被评为不合格,此番答辩前,他不停翻阅材料。
不过在答辩现场,提的问题却远不止材料上的。
“我们谈发展、改革和稳定,你觉得这三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是改善民生,所谓以人为本,一切都为的是老百姓。”
“那你觉得十八大对改善民生提出了怎样的目标?”
“建成小康社会,这不就是民生?”
王国胜的回答得到了现场评定组的认可。
但是,有两人面对类似追问却显得准备不足,最后没能通过。还有一人临时表示弃权,等下次再参加答辩。
谭军锋说:“我们要求积极分子能深入思考,与时俱进地学习,可能要求有点高了,但为的是能把好基层党组织的大门。”
有着57年党龄的陆美云全程在现场旁听,一个半小时的答辩结束后,她对记者说,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有新的要求,没想到基层党组织吸收新党员也有了新的方式。“听这精彩的一问一答,就好比上一次党课。”(新华网上海12月18日电记者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