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宁波八旬老党员18年捐献37万余元

2012年11月27日15:5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位85岁的老人,用他并不宽裕的退休工资,18年来给困难群众等捐献了37万余元。他的善举,被人们传为美谈。

老人名叫陈孝法,是一位已有59年党龄的老党员,1988年从宁波市鄞州农林局退休,一直热心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1994年初的一天,陈孝法与女儿聊天时,听说余姚四明山老区有孩子因家庭困难上不了学,便请朋友帮忙开车,带上被褥等生活用品,费了5个多小时来到大山深处的余姚陆埠镇,找到了女儿所说的那户困难人家,给孩子送上2000元的助学金。接着他又与附近村子里两户困难家庭的孩子结成帮扶对子,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这样持续资助了3年。陈孝法说,从与山村孩子结对助学开始,我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把每年退休金的70%用于慈善捐助,这些年来实际捐献的结果早已超出了这个额度。

陈孝法长期在农村工作,对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老同事沙福良说,一次,在农林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会议上,我提到鄞州区甲村党支部退休老书记伊阿玉,为人正直本分,因患有多种疾病,因病致贫,家里生活十分困难。陈孝法听说后,第二天便拎着一大堆的食品、滋补品偕老伴一起上门探望伊阿玉,并且以后每年都会送上8000元给伊阿玉贴补家用。前年11月,伊阿玉因病离世,陈孝法又赶去送上了1万元慰问金。伊阿玉妻子流泪说,这些年我们家能支撑下来,陈老伯帮了大忙。

陈孝法说,我心肠软,受不了有人流泪。他长期在农村、山区跋涉,落下了腿脚痛的毛病。一天,他在社区边上的盲人按摩店做理疗,忽然看到有一位盲人按摩师接听电话后哭泣起来,忙问何事。原来春节快到了,其安徽妻子来电让丈夫带些钱回家,可他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这才着急流泪。陈孝法听罢,立刻起身赶到银行取来了2.6万元钱,交给按摩店里的3位盲人师傅,让他们安心回家与亲人团聚。

像这样的“随机行善”,可谓陈孝法捐献爱心的一种风格。有一年夏天,他的小女儿去河北承德解放军某部考察,回来告诉父亲,部队官兵很需要草席等防暑用品。鄞州黄古林是我国著名草席产地,陈孝法上世纪50年代刚参加工作时就担任草席采购员,对此可谓行家里手。他跑到黄古林镇,花了8.5万元买来3000条优质草席,让女儿办托运给部队送去。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老人听说灾民住帐篷急需草席,他又主动与民政部门联系,掏出8万元买了草席寄给灾区。

在陈孝法家中,记者看到两本鲜红的“彩虹慈善助学证书”,两名结对贫困大学生分别来自温州苍南和宁波镇海。陈孝法说,那是今年5月,他在参加宁波市慈善总会组织的慈善助学活动中,发现这两个大学生长得特别瘦弱,不由心生怜惜,当即提出与他们结对。在捐助了学费之后,陈孝法又分别每人给了1万元的生活费。“让孩子们能在生活上改善些,补补身子。”陈孝法说。

老人到了哪里就把善事做到哪里,2年前他们家搬到鄞州春城社区,看到小区没有凳子,一些老人只能坐在草地上休息,便主动找到社区居委会,花了5000余元请人做了8条木质长凳,给街坊邻居“歇歇脚”。春城社区党委书记李娅说,去年底我们社区成立了红十字博爱救助基金会,陈孝法老人听说后,第一个前来捐助了3万元爱心款。

老人对帮助别人、捐献爱心出手大方,但对自己却节俭抠门的很。陈孝法妻子翁小毛说,我们每月的日常生活开支仅600元就够了,鱼、肉等荤菜很少进门,主要就是吃些蔬菜,并且经常找路边的农民摊贩,因为他们的价格要比农贸市场便宜些。老俩还每年自己腌制咸菜,一年四季当长年菜,翁小毛说,这又能省下不少菜钱。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老人穿着的一件淡蓝色毛衣,毛边都卷起来了。陈孝法说,这件毛衣是女儿买的,有十几年了,女儿老说要给我换件新的,我想现在还能穿,没有答应。

令人感动的是,老人一家对陈孝法这样的举动都非常支持,从无怨言。陈孝法有4个女儿,都是工薪家庭,没有一个当老板的,经济收入在当地属中等水平。在大学里当教授的大女儿说,老人捐献自己的收入是他真诚善良的愿望,也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做小辈的应该给予理解支持。

“我出身贫寒,过惯了苦日子,这些年虽然生活改善了,但我仍能体会困难人家的艰辛。因此,看到别人有难处,总忍不住想帮一下,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表达对党对社会的感恩之情。”陈孝法说。(新华网宁波11月27日电记者郑黎)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