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昔日“小边贫”何以变身“发展排头兵”——福建漳州龙海市隆教乡党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纪实

2018年09月28日10:2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昔日“小边贫”何以变身“发展排头兵”

作为龙海市唯一的民族乡,隆教畲族乡背山面海,山多地少,产业薄弱;民风彪悍,重大项目推进受阻,加之地处闽南宗族文化盛行区,宗亲影响力强大,基层治理挑战重重;本地干部缺斗志,外来干部留不住,执行层面推进发展难度很大。面对曾经让群众堵心、干部分心、队伍灰心的不利局面,近年来,隆教乡党委从提振干部精气神入手,屡出实招,对症下药,激励干部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让干部干得开心、拼得安心,推动隆教走上了赶超发展的快车道,过去的“小边穷”,一跃变身为如今的“发展排头兵”。

率先垂范立标杆:一把手带头担当

在46岁的隆教乡党委书记陈玉生看来,在基层一线,一把手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这就是工作的风向标。陈玉生的工作“金句”十分接地气:“工作做细就是公平、敢于碰硬就是公正、完成任务就是担当”“打汤的勺子不怕烫”“宁愿得罪养殖户,要还农家干净水”“猪不搬走,我自脱‘官帽’”“干好工作要有三铁,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几句读来,他的果敢和魄力呼之欲出,形象立即生动起来。

陈玉生是副团级转业干部,19年军旅生涯锤炼了他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善于攻坚的军人作风。转业后,他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军人本色始终未变。他对工作始终有种“放不下”的责任感,基层矛盾复杂尖锐,他迎头化解,工作任务急难险重,他冲锋在前。在干事创业上,他以干事不避事、担责不塞责的精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直面困难、敢于碰硬,有点子,善应对”,是隆教乡干部群众对陈玉生最多的评价。

2017年,陈玉生调任隆教的第二年,他开始实施隆教环保大整治,部分从事生猪与牛蛙养殖等重污染行业的村民利益受到影响。矛盾突出,一些人劝阻、提点陈玉生“要掂量掂量”“不要断群众生路,不要捅马蜂窝”,陈玉生斩钉截铁地说:“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只要对长远有利、对广大群众有益,再难的事我也要干!”他顶住压力,带头推进“两违”、水环境、渣土车、环境卫生、黄标车等专项整治。一次次走进养殖户家,反复做工作,要求“母猪先解决、上称的卖掉”,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终于,20万头生猪全部实现外迁,200多户养猪户全部关闭转产,牛蛙养殖等重污染产业实现全行业退出,隆教乡空气里飘散多年的异味,消失了。

在带头担当的基础上,他还着力健全工作推动制度,进一步完善班子成员包村、挂钩项目制度,班子成员,无论年纪,不论领导非领导职务,都一视同仁挂钩村、挂钩项目。同时,实行定任务目标、定时间节点、定责任人员、问进度效能“三定一问”,因事定责、循责问效,每日一汇总,每周一通报,每月一督察,定期让各村、各工作组在全乡大会上作工作表态,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使干部把内在的担当意识转化成外在的积极作为。

风清气正好行船:让担当者可担当

干部担当作为,既需要工作舞台,又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1月30日,一场“感动隆教畲乡之星”暨美德善行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民族中学广场上落下帷幕,近千名群众见证了感动隆教的那一刻。“党风正则民风淳”,隆教乡正是用“严实”的党风,带出了“朴实”的新民风,为推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隆教,干部每周驻乡不得少于4个晚上,并利用晚上时间入村走访,消除“走读”现象;严打“吃里扒外”的两面人、另搞一套的村干部、漫天要价的“钉子户”、强要工程的“土霸王”等“四种人”,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落到实处、一以贯之。

坚持用党风政风的好转带动民风社风的净化,隆教乡还把村“两委”纳入常态监督管理,强化支部对老人协会、宗亲理事会的领导和管理,有效消除村一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隆教地处闽南,村村设有祠堂,老人协会、宗亲理事会在村民中威望较高,很考验村“两委”的基层治理水平。但是,在沿海大通道、白塘湾旅游项目征迁任务中,白塘村老人协会、杨氏宗亲理事会却发挥影响力优势,积极协助乡村干部,做足做细群众思想工作,确保了两个省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这要得益于隆教乡党委的三个做法:在组织上,协会和理事会班子成员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定期换届,主要骨干人选需经村级党组织把关,将一批政治素质好、社会威望高的退休村干部、退休教师和老年社会能人纳入老年协会班子。在功能上,让其参与村务大事决策与公共事务管理,引导其发挥正向积极作用。在阵地上,把协会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和谐乡村建设的重要阵地。灵活采取“村财拨一点、会员自愿缴一点、部门单位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方法筹集活动经费。

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老人协会和宗亲理事会为隆教乡的和谐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农村社会呈现出“健康有益活动多了、愚昧落后陋习少了,村民之间交流多了、邻里矛盾纠纷少了,支持开发发展多了、阻扰项目建设少了”的良好态势。

借力文明乡风,隆教乡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2016年以来,全乡完成房屋拆迁6万多平方米,征地1300多亩,迁移有主坟墓300多座,化解了一批长期阻挠项目施工建设的矛盾纠纷,有力地保障了沿海大通道龙海段、中海油LNG、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怀特酒店等项目的用地需要,为推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隆教乡还组织开展“当前困难怎么看、未来发展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引导全乡干部群众在大讨论中看到赶超发展的良好机遇、正视加快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形成为隆教发展添砖加瓦就是对、为一己私利阻挠隆教建设就是错的共识,为干部担当作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该乡党委还注重为干部队伍营造可担当的情感依托,实施了谈心谈话制度,党委书记定期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老班子成员与富有冲劲的年轻班子成员共同负责重点工作,既起到传帮带作用,又让老干部在组织关怀、团队打拼中找到大家庭的归属感,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化出他们为隆教发展出力贡献的积极性。

撑腰鼓劲“定心丸”:为敢担当者担当

作为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的征迁一线骨干成员,隆教乡财政所长、驻白塘村工作队队长王嘉成用了“厚着脸皮、硬着头皮、踏破鞋皮、磨破嘴皮”四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常态。他先后参与了白塘湾旅游项目、漳州沿海大通道、白塘村安置地等重点项目的征迁工作。征迁过程中,部分被征迁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征迁进度一再受阻。面对困境,他硬着头皮,反复入户讲解政策,并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实际困难,最多的一户,他一共入户动员了37次。

“对抵触情绪比较大的群众,他常常自己入户去谈,利用中午、晚上农户在家的时间去做工作,刚开始常常吃闭门羹和逐客令,他总是不气馁,一次一次地去,慢慢地把农户的思想转变过来”,白塘村干部老杨如是说。在工作中,他因坚持原则而得罪了村民王某,一听说王嘉成可能要被提拔,怀恨在心的王某便到处寄送信访举报材料,编造证据,歪曲事实,王嘉成的声誉和进步蒙受了严重影响。

干部为工作着想,组织就要为干部着想。隆教乡党委提出,要理直气壮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对王嘉成因不实举报受到委屈、被人误解,在相关部门查清事实后,及时为他说公道话,澄清事实,消除影响,让干部心无旁骛、埋头工作。同时,在掌握到该村以朱某为首的涉恶团伙线索后,立即组织公安、国土、信访等部门进行核查,并由党委书记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专门汇报,迅速打掉了该涉恶团伙。与朱某关系密切的王某在现实教育下,也不敢再造谣诬告工作人员,净化了社会风气。

组织的“撑腰鼓劲”,像一个巨大的“定心丸”,让王嘉成倍觉欣慰和踏实,“不求别的,组织有个公正评价就行!”他说,“担当,就是大胆去做正确的事,所以,我至今还在干征迁。”正如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金水所言:选人用人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把事情干好,我们选对人、用对人,为干部负责,用宽大的胸襟去包容人,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激发,就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群众怨气盛的地方去推动工作打开局面,制约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至名归不留憾:让担当者出彩

在推进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项目建设中,仅仅为了拆除山边蓝氏祖厝,时任乡党委秘书、党政办主任的郑武勇就在7天的时间里开了20多次协调会。他克服离家远、儿女年幼的困难,一头扎进了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对祖厝理事会成员、蓝氏长辈、反对拆迁的村民仔细解释、反复动员,苦口婆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消除群众心中的疑虑、疙瘩。终于说服山边村民主动签约支持建设。这位以身作则、用激情工作、靠热情感化群众的郑武勇,如今已是隆教乡党委副书记。

置身新时代,有为才有位,担当必出彩。沈金水介绍,漳州市通过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和关心关爱干部18条,加大一线考核力度,构建了“不看关系看能力”的竞争择优机制,干部中形成了“不拍马屁干实绩”的担当干事氛围。龙海市委确定了“三看三有”考核评价体系,即看能不能打开局面、看敢不敢担当负责、看是不是清正廉洁;经济有没有发展、环境有没有变化、风气有没有好转。以此为指导,隆教乡党委坚持把担当者用起来,把干事者挺起来,让担当者无憾,让奉献者无悔。建立干部实绩档案,根据岗位性质不同有所侧重,涵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项目征迁、招商引资等内容,为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向龙海市委推荐了一批一线优秀干部,并获得认可。除郑武勇转任乡党委副书记、王嘉成获评漳州市“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个人三等功外,还有戴昕伟、许素玲、蓝辉生、林典华等一批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也从项目一线被提拔到乡党委班子,做到干部培养在一线、考察在一线、选拔在一线。

同时,在选拔任用和向市委推荐提拔人选上,隆教乡也不片面以年龄学历划线,坚持以干部一线担当作为的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将年届50的原武装部长郑友泉、原财政所长杨良元提拔为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打破了年龄“天花板”,让担当作为的老干部也能“烧把火”,更好地激发一批老干部的工作热情,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记者 李燕)

(责编:谢倩、黄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