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領導干部要增強防范系統性風險能力

李衛華

2025年07月18日09:07    來源:學習時報222

於安思危,於治憂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長治久安,必須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在發展中逐步化解風險,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從根本上看,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領導干部要增強風險意識和風險洞察力,強化責任感和自覺性,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清除系統性風險隱患。

增強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能力。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証國家大局安全穩定,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整體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治理系統性風險的重大價值訴求和價值目標。從經濟發展角度看,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對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必須堅持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嚴厲懲治金融領域腐敗,堅決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序擴張。另一方面,強化清除風險隱患的政治敏銳性,防止經濟風險演化為政治風險。新形勢下,我國面臨復雜多變的發展和安全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控制,非政治風險也有可能演變為政治風險。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盡職盡責清除職責范圍內的風險隱患﹔堅決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不讓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不讓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堅決不把防風險的責任留給后面,更不能亂作為制造風險,必須在源頭化解風險,在當下清除隱患。

提高對風險隱患的洞察力和預見力。首先,高級干部要有敏銳的風險意識和風險洞察力。精准把握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對象,增強治理的預見性和敏捷度,發現風險早處置、早化解﹔善於學習和總結,掌握各領域各方面的風險隱患,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增強風險意識和風險洞察力。其次,有全局安全觀,有對風險的充分預見力。不能隻關心自己分管部門和地方的風險隱患,而忽視其他領域的風險隱患﹔也不能隻看到當下沒有發生危險,就對長期的、累積的風險隱患視而不見﹔更不能在其他領域、其他地域已經暴露風險隱患時,仍然無動於衷、盲目樂觀。必須常觀大勢、常思大局、常慮大事,對潛在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最可能在哪裡發生,表現形式是什麼,發展趨勢會怎樣,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以預判的確定性應對風險的不確定性。最后,有堅決果斷清除風險隱患的行動力和決斷力。堅決摒棄僥幸心理、麻痺思想、慣性思維,強化“風險即事故”意識,加強應急演練,完善各類預案,打好防范化解風險有准備之仗﹔一旦出現風險隱患,就要見事早、行動快,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以善於決斷、敢於擔當作為的膽識和魄力堅決徹底清除風險隱患。

強化清除風險隱患的行動力。應對各類風險挑戰要分清和把握重點,把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和全局性風險放在首位,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強有力的應對舉措堅決清除重大風險隱患,絕不允許全局性風險遲滯或中斷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和全局性風險,首先,必須注重安全發展的全局性,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把重點領域的風險防范和化解提升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上。其次,注重清除安全隱患的整體性,嚴防風險外溢,壓實各方監管責任,在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的前提下,以系統性思維強化部門協作、地域協作,有序推進高風險領域處置工作。再次,重視治理風險的系統性,做到防范與化解系統性推進。正確預判和評估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加強對各類風險因素的分析和判斷,及時發現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苗頭性、傾向性的危機隱患,在其向現實性轉化之前果斷採取阻斷措施。隻有掌握了系統性風險發生的客觀規律,及時發現引發風險的核心因素,才能找准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關鍵,進而採取有針對性、切中要害的處置措施,及時清除風險隱患。最后,增強系統觀念,強化風險防范的長期性。通過健全金融發展制度、房地產宏觀調控制度、地方債管理制度,依法持續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房地產發展模式轉換、地方政府債務轉換,以時間換空間,堅決清除系統性風險隱患,充分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點防范,精准施策,提升風險治理效能。從根本上看,系統性風險是指一個事件的發生會立即波及其他相關甚至不相關領域,進而影響到整個系統功能運轉的、帶有全局性和整體性的風險﹔系統性風險不僅僅局限在金融領域、房地產領域、地方債領域,在社會的其他領域都有可能發生一系列系統性風險。隨著科技、經濟結構、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發展,各類風險轉換和擴散的途徑不斷增加,某個領域裡的任一要素發生危機,都有可能自發形成一條傳播鏈危害其他要素,從而導致一系列的風險難題。同時,還需優化監管協調機制,對標國際金融中心風險管理的成熟經驗,從制度建設、監測體系、防范與處置機制等多角度建設風險管理中心,提升風險治理效能,堅決清除系統性風險隱患。

(責編:薛瑞、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