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0日09:35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江漢潮涌,鏈上生輝。
近日,湖北宜昌起帆電纜有限公司會議室內氣氛熱烈,猇亭區產業園區黨建共建項目啟動會召開。5名區級領導分別以5個產業園區黨委第一書記的新身份正式亮相,標志著猇亭區在探索“黨建+產業鏈”融合上邁出關鍵一步。
作為宜昌市主要工業區,猇亭區聚集了電纜、合成生物等五大產業園。“企業單打獨斗,難以形成合力。”猇亭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熊浩介紹,新體系通過“園區黨委+企業黨組織+共建單位”三級聯動,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從長江之濱的智能網聯汽車,到峴山腳下的高端裝備制造,民營經濟正以蓬勃之勢撐起湖北經濟的“半壁江山”。為更好激發民營經濟的強勁動力,湖北進一步抓實產業鏈黨建,將組織堡壘建在鏈上、服務資源聚在鏈上、協同發展融在鏈上,推動鏈上民營企業抱團發展、聚合優勢,激活湖北支點建設的鏈動力。
產業鏈延伸到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湖北堅持沿著產業鏈整體推進產業園區和樓宇商圈黨建,採取單獨組建、聯合共建、行業組建、龍頭領建等方式,構建“一鏈一聯盟、一園(區)一黨委、一企一支部”組織體系。目前,各地共建立產業鏈黨委298個,覆蓋12681家上下游企業,鏈接1299個職能部門和科研單位。
武漢以產業鏈鏈長為核心、龍頭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為骨干,圍繞大健康、數字經濟、汽車等重點產業成立18個產業鏈黨委,搭建民營企業黨組織參與產業鏈政策制定、人才培養、黨的建設等共議共商平台﹔黃石探索吸納鏈上骨干企業、有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黨組織共同成立綜合黨委,織密“開發區(園區)黨工委—產業鏈綜合黨委—鏈上企業黨組織”三級組織體系……產業鏈黨建在各地生根拔節,成長為匯聚企業、技術、人才的強大向心力。
2024年10月,國內首艘萬噸級甲醇雙燃料電力推進散貨船,由湖北合創重工有限公司建成交付,與同尺度機械推進船相比,該船燃料成本節省26%、碳排放降低11%,這一成果離不開產業鏈黨建的助力。在黨組織推動下,合創重工分別與武漢理工大學、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組建綠色智能船舶制造業技術研究中心、武船院黃岡協同創新中心,深化與中船七一二所、東湖實驗室等科研單位合作,推進30多項船舶制造關鍵技術創新。
為破解黨建工作和民營企業發展“兩張皮”問題,做實做細產業鏈黨建,湖北圍繞建立健全機制、強化服務保障打出一套組合拳。
完善聯學共建機制。從嚴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產業鏈黨委牽頭、企業黨支部輪值開展活動,推動鏈上企業黨員共同學、一起干。十堰大力實施產業鏈黨建“三百行動”,帶動鏈上企業每年培養100名入黨積極分子、講授100場專題黨課、解決100個企業難題,以黨建工作實踐將企業鏈在一起。
加強活動陣地建設。設置黨員學習、黨建業務、企業展示、創業孵化等多功能活動區,讓行動有方向、學習有氛圍、黨員有依托。咸寧依托光谷南·科技城等載體,打造3個集黨務、政務、商務為一體的開放式黨群服務中心,“一站式”為鏈上企業解決用地審批、融資對接等難題。
分類建立人才資源庫。充分整合產業職能部門和企業人才資源,建立政策服務、科技研發、生產工藝等人才庫,開展技術人才互派、業務骨干傳幫帶等活動。荊門定期組織產業鏈黨委開展企業出資人、黨組織書記、技能人才培訓,深化“把黨員培育成骨干、把骨干培育成黨員”的雙培育機制,將生產骨干、技術能手等優秀人才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建立健全訴求分級解決機制。結合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各地選派2.1萬名黨建工作指導員,通過一般問題黨建工作指導員幫辦、普遍性問題屬地協辦、專業問題牽頭部門承辦、重難點問題聯席會議合辦等,為產業發展紓困解難。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湖北大力推動民營企業黨建工作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將協同發展融在鏈上,讓黨建活力從“單點”變“多點”。
襄陽智能裝備產業鏈聯合黨委整合鏈上企業黨員骨干人才,打造黨員創新攻堅團隊,企業聯合開發光熱環保“數據中心新型節能散熱技術項目”,榮獲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優秀獎﹔武漢經開區智能網聯汽車聯合黨委推動芯擎科技等3家重點企業、科研院所成功研發國內首款7納米汽車智能座艙芯片並量產,填補我國在自主設計高端智能座艙平台主芯片領域的空白……
產業鏈黨委牽線搭橋,企業合作共贏、行業整體發展的喜人成果在荊楚大地頻頻涌現。
(本報通訊員 鄂組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