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淮安多措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多網合一 協同克難

2025年04月25日13:38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傍晚時分,萬家燈火漸次點亮。在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化工新村社區,網格員孫偉帶著“走訪三件套”——便民聯系卡、信息登記表和民情記錄本,開始了這一天的入戶走訪。網格內租戶比較多,老約不到合適登門時間,怎麼辦?“亮燈一戶、走訪一戶”便是孫偉的法寶。暖黃燈光下,親切的問候映照出網格治理的精度與溫度。

近些年來,淮安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新路徑,定期對“空置網格”“盲區網格”“超載網格”進行動態調整,充實專兼職服務隊伍,構建平急結合管理機制,推動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推動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

織密網格體系

變多頭劃分為多網合一

“以前一個部門一個網格,網格劃分交叉,人員力量分散,怎麼也忙不過來。”淮安經開區缽池街道深圳路社區黨委書記陸忠說,“現在‘多格合一、一網統管’,群眾有問題隻跑一地、隻進一門,實現一站式收集、一攬子調處、一體化解決。”

為破解基層工作多網並立、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戰的問題,淮安市統籌綜治、應急、文旅等行業力量,按照屬地為主、規模適度、界限清晰、方便管理原則,以村民小組、住宅小區或若干樓組為基本單元,將全市1576個村居劃分為6754個網格,構建起“黨建引領、多網融合、數字賦能、一體承接”的組織體系。

針對原有網格結構上下不貫通、內外不銜接的問題,橫向上,抓實鎮街黨建辦等載體,結合實際,拆分過大網格、合並過小網格,定期對“空置網格”“盲區網格”“超載網格”進行動態調整,推進社區(村)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整體聯動﹔縱向上,推動各方服務資源下沉,確保黨組織末端由社區(村)向網格(小區)、樓棟單元延伸。

優化網格事項

變單一驅動到協同聯動

“前幾年看望老人時,總是車多位少,白天一位難求,晚上挪車進退兩難。網格員小劉走訪時我就提了一嘴,現在小區裡設立了愛心車位,問題迎刃而解了。”淮安生態文旅區市民董滕方對網格治理的成效豎起了大拇指。

網格說大不大,但需步步丈量﹔網格說小不小,事關千家萬戶。淮安市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全面推進職責清單化、精細化,推動網格事項“規范干、干得好”。按需整合職責,常態化選聘1819名專職網格員,明確日常巡查走訪、重點人員管理、矛盾糾紛調解等8項重點工作,建立聯勤聯動、吹哨報到等網格事項處理機制,完善“問題收集—分析研判—聯動會商—協同處置—成效評估”網格事項處理流程,努力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最大限度解決在家門口。

建立網格服務事項准入制度,實行“網格報告、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探索“四色清單”管理,網格員常態化開展網格巡查走訪,發現、收集、解決問題,能及時解決的,列入“綠色”清單,立行立辦﹔需鎮街研究解決的,列入“藍色”清單,由社區“兩委”會辦﹔需部門聯動解決的,列入“黃色”清單,組織執法力量進小區,推動住建、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部門聯辦﹔對於成因較復雜、一時難以解決的,列入“紅色”清單,由縣級層面挂牌督辦,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及時理”。

充實網格力量

變被動應對為主動服務

“路燈昨晚一閃一閃,早上就看到師傅在維修”“小區門口經常有法治宣講,對於法律問題明白了很多”……在洪澤區惠民家園社區,居民你一言我一語地細數著最近的喜人變化。

以“為群眾提供家門口優質服務”為目標,淮安市全面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引導在職黨員、社會組織、志願者參與網格管理與服務,常態化組織矛盾調解專家、“三官一律”到小區報到,將網格打造成為感知風險的第一觸角、化解矛盾的第一窗口、常態防控的第一陣地。制定鎮街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聯系網格制度,102名鎮街黨(工)委書記直接聯系轄區內基礎最薄弱、矛盾最尖銳、問題最復雜的網格,示范帶動1250余名鎮街班子成員定期赴網格參加黨建活動、宣傳理論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對發現的問題依照情形進行分級處置,確保矛盾化解在早、問題處置在小。發揮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作用,組建快遞小哥、外賣騎手“蜂行者”等隊伍,開展“雙亮雙比”“食安啄木鳥”等活動,引導黨員快遞員、外賣員聯網入格,參與民意收集、突發事件直報、安全預警等小區治理。

以“干部下沉、數字賦能”試點為抓手,統籌開發集走訪聯系、網格管理、訴求處置等於一體的全市智慧社區信息平台,實時了解網格事項處置進程,實現基層網格“可視呈現+指尖管理”,盡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跑腿。

(本報通訊員 張屯鑫 郭一帆 袁宇)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